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 年秋天,可口可乐当时的董事长兼 CEO 道格拉斯・依维斯特在接受一家巴西新闻杂志采访时,透露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型交互式售卖机。售卖机配备了传感器,能监测周围温度,并自动调节可乐的价格。比如,天热时售卖机会自动把可乐卖得更贵。

不过,记者当场就表示了质疑:天热就涨价,这不合理吧?

为了说服记者,依维斯特耐心地做了解释:在炎热的夏天去观看球赛,人们对冷饮的需求肯定会增加,需求决定价格,在这个时候适当涨价,完全公平合理。

不久后,《纽约时报》也报道了这个新闻 ,但是文章结尾引用了百事可乐发言人的一段话:“我们相信,在炎热天气里提价的机器,是在剥削消费者…… 百事可乐也专注于创新,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让消费者更容易买到饮料,而不是更困难。

这段赤裸裸的批评一出来,舆论哗然,各大媒体纷纷跟进,对可口可乐口诛笔伐。

可口可乐不得不发表了一篇公关稿,宣布收回依维斯特的话,并表示这个交互式售卖机只是一款测试产品,公司根本没打算让它走出实验室。

但是,光解释没用,负面报道依旧铺天盖地。因为这起风波,再加上其他问题,几个月后,依维斯特被迫辞职,事情才逐渐平息下来。可口可乐的这次创新研发,也戛然而止了。

01// 动态定价:为什么机票能在旺季涨价,可口可乐就不行?

01// 动态定价:为什么机票能在旺季涨价,可口可乐就不行?

可口可乐这个案例的核心问题,就是动态定价。

动态定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反季节的蔬果,一般比应季更贵;航空公司、酒店都会在旺季涨价、淡季打折。

同样,可口可乐研发的这款自动售卖机,能根据气温来自动调节可乐的价格,其实就是一种动态定价的策略。表面看来,这跟旺季涨价、淡季打折的机票,似乎没有本质区别。

都是动态定价策略,为什么航空公司行得通,而可口可乐只是做了个实验,就引起媒体和公众这么强烈的抵触呢?他们到底在愤怒什么?

可口可乐的做法,实际上触犯到了消费者对于定价的一个固有认知:商品的价格可以调整,但是你得给出一个 “合理的理由”。这个理由行不行?企业说了不算,必须是消费者认可的 “合理” 才行。

02// 承诺:物联网时代,怎样重塑品牌?

02// 承诺:物联网时代,怎样重塑品牌?

什么是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实现 “万物互联” 的网络。

比如,能根据你的体温和情绪,为你调制特殊口味的咖啡机;能追踪你的行程,在你回家前调好室内温度的恒温器;还有能为糖尿病人实时监测血糖的医疗仪器。像这样的新产品、新服务,展示了物联网巨大的想象空间。

可口可乐交互式售卖机,本质上就是物联网在商业场景中的一次落地。它遭遇的所有困境,对于正在迎接物联网时代的我们来说,都具有代表性,类似的难题甚至在未来 20 年仍然会持续存在。

在新时代,企业往往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场景的开发上,毕竟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评判和衡量的,而 “品牌承诺” 这个抽象的东西,经常被忽略。

可口可乐创新失败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动摇了顾客对可口可乐的品牌认知。

具体来说,可口可乐代表的是某种不变的 “承诺”: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购买可乐,都会得到同样的口味、同样的体验,而且支付的价格是合理的。这种不变的、一以贯之的体验,是可口可乐品牌形象的核心,也相当于可口可乐和消费者签下了 “契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台售货机的出现,相当于撕毁了可口可乐和顾客之间的这份 “契约”:你不是说无论何时何地,你都会保持始终如一吗?现在倒好,我连价格都不能提前知道了,气温差 5 摄氏度,没准价格能差出三分之一来,说好的 “永远一致” 呢?说好的承诺呢?这当然会让人们感到背叛甚至愤怒了。

但这是否意味着企业被困在他们当下的品牌承诺里动弹不得呢?品牌如何才能在不违背对顾客的承诺的情况下与时俱进?

在物联网时代,高度的个性化定制,将会成为一个主流趋势,服装可以定制、汽车可以定制、学习计划可以定制、点的外卖可以定制。

假如可口可乐公司把它的品牌承诺,从 “无论你在哪里,你都有同样的美国梦” 改为 “我们可以为你量身定制可乐”,这会不会为它开拓新的市场?吸引更年轻的人群?打败那些新兴的、更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竞争对手?

03// 时机:推出创新如何 “择时”?

03// 时机:推出创新如何 “择时”?

可口可乐创新失败,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遇上好的时机:20 多年前的市场,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接受这种交互式自动售货机

我们都知道,对于革命性的创新来说,先发优势确实很重要,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有机会率先获得市场的真实反馈,通过不断摸索,把产品打磨得越来越好,由此形成压倒性的规模,建立稳固的品牌忠诚度。

社交网络、共享出行这些行业的老大,哪个不是这么做的?在日新月异的物联网时代,抢占先发优势,似乎显得更加迫切。

可问题在于,先行者也有特殊风险,比如技术还不成熟、目标用户需要很高的教育成本,甚至整个社会还没有做好基础设施的准备。所以,发布创新产品,需要综合考虑,才能找到合适的时机。

04// 推广:怎样说服你的消费者?

04// 推广:怎样说服你的消费者?

用《华尔街日报》当年的评论来说,这是一次 “攻关失误”。

为什么这么说?依维斯特的说法有什么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依维斯特只考虑了可口可乐公司的需求,却完全没有考虑到普通消费者的感受。

在推广新产品、新服务的时候,很多企业容易犯一个毛病:沉迷于自己的表达,而忽略了用户的感受。“我滔滔不绝,你却无动于衷”,这种情形屡见不鲜。

著名的营销学大师、前哈佛商学院教授 Ted Levitt 有一句名言,他说:“客户买的不是 0.25 英寸的钻头,而是一个 0.25 英寸的洞。” 这句话完美地解释了一个道理:不要光谈产品有多好,还要告诉消费者,它能为你带来什么。

如果可口可乐的前 CEO 依维斯特当时换个思路,说 “我们的工程师设计出这款全新的售卖机,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服务更灵活、更体贴,让你在大热天能够顺利地买到冰镇可乐;而在寒冷的冬天,你还有机会享受到 9 折优惠。”

你看,这款让人敬而远之的售卖机,是不是就变得亲切多了、诱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