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苏州市人大常委会、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2021第20届“苏州十大民心工程”评选活动颁奖仪式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苏州市文广旅局联合申报的苏州博物馆西馆,成功入选“苏州十大民心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2021第二十届“苏州十大民心工程”评选活动于2021年底全面展开,共有20个候选项目先后在电视、广播、网站、报纸、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进行展播和公示,历时1个多月。在为期一周的投票活动中,参与投票人数多达200多万。

“苏州十大民心工程”苏州博物馆西馆

此次获评的“苏州十大民心工程”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苏州高新区长江路399号,为2020年、2021年“苏州市实事项目”。项目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是由10个边长为25米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群,建筑体量和传统小体量的东吴民居相呼应,契合苏州文化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总投资9.91亿元,建筑面积4.84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34万平方米,展陈区分为常设展厅和临展厅。其中,常设展厅包括苏州历史陈列、苏作工艺馆、国际合作馆、书画厅、苏色生活馆和探索体验馆六个部分,主要展示苏州吴地的悠久历史和苏作传统工艺,寻求探索与世界文化的链接融合,并打造了国内首家博物馆学校,成为文旅融合下的苏州城市历史文化解读中心和体验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历史陈列展出文物2000余件/套,包括吴王余眜剑、碧纸金书《妙法莲华经》、钧窑鼓钉三足洗等珍贵文物,常设展“纯粹江南”以时间为序,展示从三山岛旧石器时代起,至辛亥革命爆发止,前后一万年的苏州历史,详细揭示苏州之东南重郡、商业辐辏、人文荟萃等“姑苏繁华”意象,追溯江南由“尚武”至“崇文”的民风嬗变,是苏州地区首个通史性质陈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作工艺馆用约800件/套文物,重点文物180件/套,全面展示苏作工艺精品,包含玉雕、竹刻、金属制作、民族乐器、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式家具、苏绣等传统工艺,回顾了“百工之城”苏州自宋元直至当下手工业发展的脉络。

国际合作馆首期与大英博物馆展览合作,展期为四年,第一期“罗马:城市与帝国”展览展出200多件大英博物馆罗马艺术精品,是大英博物馆该序列展品首次在亚洲集中展示,展期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画厅贯通古今,展出自宋迄近代书画精品58件/套,既以通史为脉络体现书画的传承,也注重呈现苏州本地的文化传统。

苏色生活馆包括苏色生活数字厅、影音室和衍生空间三个区域。苏色生活数字厅以“苏色生活”为主题,以二十四节气之下的苏州生活美学为方向,以苏州传统文化生活美学为色彩提取依据,通过数字媒体屏的显示,打造沉浸式的数字化色彩通感空间场景,为观众呈现一节气、一季节、一昼夜下的苏州生活。

探索体验馆总面积4500平方米,着力打造国内首家“博物馆学校”,是聚焦3~12岁青少年的专属空间,包含“折叠的时空”“漂浮的城市”“小小考古学家”“魅力七巧板”“在外婆家学苏州话”“大人们的童年回忆”“好奇柜观世界”等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于2021年9月底试运营,从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传播等各方面推进了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标志着苏州博物馆“立江南”“观世界”格局定位的确立,开放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现每日开放预约1万人次,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一直以来,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把握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区百姓。2021年,总投资20.4亿元的14项实事工程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5.6%。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高新区将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办好惠民实事、筑牢社会保障、优化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全区人民的生活好上加好,加快实现高水平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