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与毛玠一起负责官员的选拔、任免事务,他们所选用的都是清廉正直的人士,虽然当时名望很高,但品行不佳的人,始终不能获得任用。
他们选拔敦厚务实的人才,排斥只会空谈的浮华虚伪之人,进用谦虚和睦的长者,压抑结党营私的小人。
因此,天下的士大夫无不以清廉的节操来勉励自己,即便是高官庞臣,车辆、衣服的形式,也不敢超越制度,以至于高级官员上朝时都是独自乘坐柴车,没有侍卫随从,回家时也是蓬头垢面,衣服破烂。
其他文武官员入府办公时,穿着朝服,更是徒步从家中走到官署。
身居高位的官员都如此廉洁,民间的风俗也随之改变。
毛玠对以私情向他求官的一概拒绝。
曹丕作五官中郎将时,曾经亲自去见毛玠,托他任用自己的亲属。
毛玠答复说:“我因为能够恪守职责,才侥幸免于获罪。现在你所提到的人不符合升迁标准,我不敢遵命。”
曹操知道后,感叹说:“像这样任用人才,使天下人都自我控制,我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但有一些人却不高兴了,害怕毛玠这么坚持原则,还怎么安插自己的亲信呢?
就都想要撤除东曹,于是一起去向曹操禀告,说:“依旧制,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应该撤销东曹。”
曹操一听众人的来意,马上明白了他们那点心思,下令说:“太阳出于东方,月亮明于西方,凡人说到方位,也是先说东方,为什么要撤东曹?”拒绝了他们的建议。
毛玠居显要之位,却生活朴实,常常穿布衣吃素菜,还尽心尽意抚育已故哥哥的儿子,把所得的赏赐用来救济贫苦族人,自己家里却没有多余的财物。
曹操平定柳城,分赏所缴获的器物,特意把素色屏风、茶几等赐给毛玠,说:“你有古人的风范,所以赐给你古人的用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琰效力曹操,也是尽心尽责。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征讨并州,留下崔琰在邺城辅佐曹丕
曹丕热衷于外出打猎,没了父亲的管束,兴趣全在追逐猎物上,连服装、车辆都根据打猎所需进行了改换。
崔琰上疏规劝说:“曾听说周文王不敢以打猎为乐,《尚书》记载了此事,以为后人借鉴。鲁隐公外出观鱼,《春秋》因其非礼而讥刺之。这是周公、孔子的格言,两部经典所阐明的大义。夏桀无道,成为商朝的一面镜子,《诗经》说‘殷鉴不远’,意思是说,殷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啊。王者的疾日不该举乐,《礼记》记载此事作为忌戒。这也是比较切近的得失成败的事例,不可以不深思明察啊。袁氏家族富强,而其公子放纵,游玩作乐,极为奢侈,正义之举天下不闻,明哲君子顷刻间便欲离去,勇武壮士不肯为其尽爪牙之用。这就决定了袁氏虽然拥有百万民众,地跨整个河北,却没有立足之地。现今国家衰败,恩惠的施予尚不普遍,男女百姓企望、想念德政。况且你父亲亲自参与戎马征讨,上上下下,操劳辛苦,世子你应当遵循正道,谨慎地使行为端正,思虑治国的最高战略,对内有所鉴戒,对外发扬高远的节操,深思你太子的责任,宝贵你的身份。而你却失了身份,穿着管理山泽田园之人才穿的卑贱服装,急急地四处奔驰,身临险地,志向只限于猎获野鸡兔子这类小小的娱乐,忘了国家社稷才是最重要的,这实在使有识者痛心啊。希望世子你烧毁猎具,舍弃行旅戎服,以满足众人的愿望,不让老臣获罪于天。”
曹丕顿觉羞愧,采纳了他的建议,赶紧将打猎的服装、车具等全部烧毁,恭恭敬敬地答复崔琰说:“先前奉悉你的谆谆教诲,要我烧掉猎具,丢弃戎服。如今我把猎具都焚毁,戎服也已脱去了。以后再有类似的错误,还望你再次给我教诲。”
曹操拜崔琰作丞相西曹掾时,文告说:“你具有伯夷的风范,史鱼的耿直,那些贪婪之人因敬仰你的大名而变得清廉,壮士因崇尚你的名声更加勉励自己,这是可以作为时代表率的。所以授予曹掾之职,你去履行职责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曹操又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司马懿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人。
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倾心儒教,博学多才,年轻时就胸怀谋略,志向远大,“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司马懿少年时和隐士、书法家胡昭(字孔明,颍川人)关系很好。
同郡有个叫周生的人,不知何故欲杀害司马懿,胡昭知道后立刻涉险寻找,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
周生开始不肯,胡昭苦苦哀求,涕泪纵横,诚意感动周生,救下了司马懿。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将是国家栋梁之材。
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机智,遇事果断,是个杰出的人才,你比不上他。”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
曹操时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
司马懿见东汉政权被曹操控制,曹操出身“赘阉遗丑”,不想屈节在曹操手下做事,便借口自己有风湿病,行动不便,不愿出仕。
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发现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得了风湿病一样,只好作罢。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有了前次的事情,曹操对前往征召的使者说,如果司马懿还和上次一样躺在床上不愿出仕,就立即逮捕他。
司马懿听说后非常害怕,只得就职。
而《魏略》则记载,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不但没有责怪司马懿,反而征召他为椽属,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
司马懿外表宽厚而内心猜忌,好猜疑而有权术,后来曹操觉察到他有雄心壮志(有雄豪志),听说他能像狼一样回头看人(有狼顾相),心里很是忌讳。
曹操想检验一下,就把司马懿召来,让他向前走,突然又令他回头看,司马懿果然脸正面向后而身子却不动。
又有一次,曹操梦见三匹马同在一个马槽吃料(三马同槽),听解梦的人说,这是沾“马”字的人将要篡夺曹家江山的预兆,十分不吉,心中不由对司马懿更加厌恶。
所以曹操曾提醒王太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心做人臣的人,一定会干预国家大事。”
但曹丕一向与司马懿关系很好,不但不以为意,还总是处处成全,刻意保护他。
司马懿也表现得十分忠心,在职位上非常勤勉,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下至割草放牧这样的小事,都要亲自过问,曹操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