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一过,天天都是年,洋溢着欢乐的氛围,传统佳节文化传承至今,是瑰宝,更是一种象征。诗词作为文字的载体形式,传承记录了许多美好,古人对于过年有着许多表达,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且来细细品读一首经典古诗。
恰逢小年,便来品读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律诗,名为《祭灶与邻曲散福》。诗词如下: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整首诗烘托出了欢乐祥和的氛围,小年祭灶,教导后代这一风俗,邀请了亲朋好友来家中欢聚,谈论生活,探讨人生,具体有何深意以及其写作手法有何不同,一起来逐句品读。
先看首联,这句诗说的是诗人自己到了古稀之年,要给子孙后代诉说小年过年的祭灶这一传统风俗,请了亲朋好友来到家中一起叙旧谈天。这句点明了写作时间和场景环境,简单质朴地表达,贴近生活。
颔联则说的是祭灶的风俗传承已有许多年了,宾客们和主人一起欢笑一堂,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句诗依然是在描述场景,以及说明祭灶这一风俗的由来,充满着仪式感和氛围感。
颈联这句诗则和上两联不同,说的是诗人以及两鬓霜白的老友们一起坐在家中,面对着小孩后辈们,教导后生们要懂得尊敬,面对桌上满满的食物也不能骄傲自满,要懂得来之不易,对于过去贫乏的生活不能碍于面子,不能因为如今的丰衣足食而忘记。这句诗带了哲理,小年的欢聚,后生和老者一块谈天说地,谈论起了敬老和珍惜,传统美德以及良好习惯都应铭记和传承。
再来读尾联,说的是此时在这茅屋底下的人们,又何尝不像是在茅屋田园里喜笑颜开的灶王神呢。这句诗用问句形式打了个比方,将人们的欢声笑语比喻成喜笑颜开看着人间美好的灶王神,更映衬出天人共度美好佳节的欢喜,也表达出诗人内心的高兴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珍惜生活,佳节共乐。古人用诗词记录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出了节日的祥和和热闹,今天的人们亦是如此。与家人团聚,与亲朋好友共享喜悦,生活本就有滋有味,品来诗词三两句,道出酸甜千般味。无论再艰难,亦要坚持和充满希望,相对应的,亦要满怀感恩之心和谦逊之意。最后,祝福所有人福气蓬勃,虎年大吉。(文/云冗雾)
小年是否已然回到家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