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4日,青岛媒体网曾对“青岛嘉美实验室工程科技工作人员联系青岛媒体网对其进行网络品牌宣传被拒”一事进行网站公告,因当时其公司对活动中贵重奖项没有任何第三方权威公证处公证,加之当时联系青岛媒体网的青岛嘉美实验室工程科技工作人员语气颇有“嚣张豪横”之意,青岛媒体网并没有接受其公司的邀约合作。

然而事情发展的并没有这么简单,今日青岛媒体网某个自媒体账号内发现该公告文章竟然被恶意删除了,再次打开该篇文章已经显示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的某些行为,难道就如此“豪横”?

首先,青岛媒体网对此事的公告没有违背任何的事实,当时青岛嘉美实验室工程科技工作人员联系对其进行所谓“品牌”宣传时,青岛媒体网需要对方提供贵重奖项的第三方公证处公证没有错,遵守的是严谨的事实依据流程;

其次,青岛媒体网的拒绝并非仅针对“青岛嘉美实验室工程科技”一家,所有企业事实不清以及有虚实成分的“品牌宣传”青岛媒体网一律拒绝,然而在“青岛嘉美实验室工程科技”底气十足之后的“豪横”并没有意识到所行为的不足,而是采取“某种行为”进行强制信息删除。

有偿删帖是违法的,企业需慎重

在互联网行业,有这样一个隐秘的群体,他们专门做删除网络“负面”信息的生意。尤其是一些本身存在不诚信行为的企业,对网络负面信息删除的需求量尤其大,不少人也许认为这是一种行业“潜规则”,没什么大不了。殊不知,委托以及实施这种“有C偿删T帖”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构成非法经营罪。

企业重视信誉,口碑需要真实

很多企业在开发产品和拓展市场时,不惜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做企业的“品牌形象”传播工作。好的口碑可以给企业带来产品销量的提升,而不好的口碑会影响用户对该品牌的评价。

常言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也许一些问题处理不得当,就有可能给企业口碑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网络的传播速度和聚集放大的强大能量,企业急于求成的以虚实不清的方式、急功近利的手段进行所谓“品牌形象”的宣传,却颇有南辕北辙之意。

不难理解企业非常重视自己的一些负面口碑,有的企业花重金监测舆论的目的就是一旦出现负面的消息,就第一时间通过某种“特殊方式”删除自己的负面信息,力求看不到企业有任何负面曝光。然而殊不知,这种“有偿删帖”行为本身也触犯了法律,并且真正的口碑并非这种“掩耳盗铃”而是需要企业用真实的行为积累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