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制菜与传统餐饮的变革

接近春节了,相信春节很多人春节都离不开吃,春节基本上都是大鱼大肉,在以前春节,人们都是除夕夜中午就开始准备除夕夜的晚饭,鸡鸭鹅鱼,还有各式各样的菜式,南北不同还有各种不同,基于八大菜系,更是衍生出了数不尽的菜式,但是随着“懒经济”的诞生,“Z世代”与90后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预制菜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了。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71.9%的消费者购买预制菜产品的理由是节省时间;其次是美味、不喜欢做饭,分别占比36.9%、3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制菜在近两年进入到大众的视野,2021年上半年,味知香抢到“预制菜第一股”的名号上市,千味央厨、安井食品、九毛九、盒马鲜生、叮咚买菜、锅圈、望家欢等企业也纷纷涉足预制菜。赛道之中不乏美团、IDG资本、英诺天使基金等的支持。

其实预制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1920年,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冻机在美国试制成功后,速冻加工品随即问世。在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习惯改变,以及疫情的影响,预制菜消费呈几何状倍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餐饮企业常常以后厨为核心,线下门店能否快速扩张、稳定经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招聘到专业的后厨人才。新东方烹饪学校2019年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厨师数量已超千万。不过随着预制菜等各种替代专业厨师的解决方案出现,餐饮行业对厨师的需求已经开始减少。

根据新东方烹饪学校2020年财报显示,其烹饪业务大幅下滑,参与厨师培训的人次同比减少了11.5%。在新增厨师开始减少的背后,是餐饮行业整体向快消连锁模式靠拢的大趋势,而中央厨房流水线上生产的大量预制菜,也正在逐渐取代经验丰富的主厨们。

中国饭店协会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全国有重获74%的连锁品牌自建中央厨房,其中超过半数正在研发可直接加热后食用的标准化半成品预制菜,通过冷链配送到线下门店,经过简单加工后即可提供给顾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供应链方面,传统中餐供应链一般包含:产地、经纪人、产地一级批发、销地一级批发、销地二级批发和终端渠道6大节点,每个环节都会对原材料的价格进行2%到30% 的加价。复杂的食材供应链体系,不仅给终端餐饮企业的连锁化带来了较高的食材成本负担,各环节参差不齐的冷链运输条件,也让餐饮企业额外承担着食材腐损率带来的风险。

但是在采用预制菜后,连锁餐饮能够通过整合供应链,去掉繁杂的中间节点,进一步压低食材成本,同时由供应商保障全程冷链运输降低腐损率。在食材供应环节实现统一化、标准化,为传统餐饮的门店扩张提供了稳固的后勤保障,即便是向二三线城市加速下沉的过程中,也依然能够保证食材的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以来,传统餐饮行业都面临着店铺租金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能源价格高和毛利低的“四高一低”问题。其中,食材原料的进货成本一般占到总成本的40%以上,人力成本占比在20%左右,店铺租金成本占比在10%以上。而使用标准化的预制菜,不但可以减少人工成本,也能够削减后厨面积,在压低总成本的同时提高坪效。

除去对于连锁经营变化之外,还诞生了许多如自热火锅、煲仔饭等即食或自热等方便食品,还有已经切好洗好并且腌制好的半加工食材,或者经过浅油炸浅加工的食品,这些也已经步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常在超市、市场中,这类的商品比比皆是,现今年轻人,追求高效,省时。食材都搭配好,回去直接翻炒或加热即可食用,目前接近7成年轻人,都是倾向选择这类菜式。

可以说,在疫情后时代,预制菜会对传统餐饮带来,非常大的变革,并且是划时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