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

发改委公布了

2021年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建设名单

共计13个县(市、区)入选

昆山成为苏州地区

唯一入选县(市、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昆山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苏州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到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装备设施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和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政策创新驱动能力强劲

在用地保障、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开展政策创新。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全市土地规模流转率98.7%,规模经营比重达90%,入选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实现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全覆盖。整合市级涉农资金16.96亿元,创新设立规模为5000万元的“昆农贷”风险资金池,运用金融杠杆补足农业农村融资短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现代化基础牢固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09万亩,实现动态全覆盖;建成现代渔业园区6.02万亩,高标准蔬菜2.17万亩、美丽牧场3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中国农科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落户昆山为契机,打造陆家镇未来智慧田园等一批规模化、高标准的农业园区。加强大院大所科研合作,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大闸蟹产业研究院,推动大闸蟹产业优化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一流

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处、苏州市级8处、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8处,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6.74%,获评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成智慧农业农村管理系统“11NX”平台,全市15个农(渔)业园区3.58万亩全面应用农业智能化装备和智慧农业平台,物联网技术应用累计面积5.88万亩,获评2021年度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国内领先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多、质量高,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强。全市拥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55个,含各级农业龙头企业53家、农民合作社302个、家庭农场250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成全国农村改革试验任务“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716名,数量位列苏州前列。创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免费成人学历教育,4年共招生313人,位列苏州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优良

推动优势产业全链条升级,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态势。“昆味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116家企业和个人使用,形成“线上+线下”综合运营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业。2021年,全市农业电子商务销售额超20亿元,共接待游客592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绿色发展底色鲜明

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生产面积达4.16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面积达0.19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82.2%,“张浦黄桃”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肥应用覆盖率达100%,绿色防控覆盖率67.48%,深化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96%,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5.5%,资源化利用率100%。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主体入网监管,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复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一步,昆山将按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的要求,以“六强六化”为重点任务开展建设,发展优质食味稻米、阳澄湖大闸蟹、精品果蔬、梅山猪等区域特色鲜明、品牌效应突出、市场需求广阔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现代化生产服务配套设施,推进农业园区提档升级,构建高质量的农业产业发展集群,高水平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区标杆。

来源 | 昆山农业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