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之一。“虎年祈福”是年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灵魂。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是一个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它能“增强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乃森林之王者,是我国早期的重要图腾之一。八面威风之老虎四方雄震,是镇邪扶正的保护神。虎在宗教界被尊崇为万能守卫之神。它以超自然的神力,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之中。虎亦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是神的化身,具有人性的美德与智慧,它既是神兽,也是义兽。

虎是一种文化现象。虎为人们所敬畏。虎前额上的花纹是汉字中"王"字。虎是威武、勇猛、睿智的象征。勇敢和坚强之军人、武者常以虎字赞之如虎臣、虎将、虎父、虎子、虎女等,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亦称为虎符。

汉代《风俗通祀典》中谓:“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白虎又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古代四神中主西方之神兽。自古以来,人们将虎视为驻守平安、镇灾辟邪的象征。汉代铜镜铭中有“朱雀、玄武顺阴阳,青龙、白虎辟不详”之语,足见它镇灾辟邪之功能在汉代时已经广被接受。

虎又是民俗中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是寅年所出生者之属相。生肖又与阴阳八卦、人生运势相关联,是我国民俗中最具特色之内容。在中国传统的民间习俗中,新年祈福是一件大事。每到农历春节,家家户户的祈福活动都源自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诣在驱邪纳祥、祈福禳灾、欢乐喜庆和美化环境。这也是中华民族迎新年与其他民族的最大不同之处。 五福临门(五虎图)也是按照民俗中“虎”“福”谐音,虎即为福之意,五虎则寓意“长寿、富贵、和睦、吉祥、如意”之五愿,是寓意极佳极具象征意义的作品。此五虎拓自战国至汉代之五件玉器,五虎之造型各不相同,或具实或抽象,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以及不同人群不一样的审美。总之,不同老虎形象代表着不同的人们和不一样寓意,自古以来深受民间喜爱,是中国传统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被用来传递纳福祈愿、镇宅驱邪的美好心愿极为贴切。五福临门(五虎图)由朱、墨二色组成,其色彩的搭配更能烘托五虎闹春之主题,是民俗文化中常用的主题,用五个不同的玉虎作造型更为五虎图增添了审读趣味种文化内涵。

辛丑之腊月廿六钱汉璞于尚璞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