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打造一支敢闯敢拼的人才队伍,加快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是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受交通区位、科技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老百姓生活水平偏低,经济发展相对迟滞,亟需激活人才“动力引擎”,充实乡村振兴“智囊团”。

充实乡村振兴人才“智囊团”,需要在人才培训上做实,让人才更多。知识与技能,在新时代的干事创业中,不可或缺。今天,很多农村地区与城市最明显的差距就是人才上,对人才的培训上也十分匮乏,导致难以持续发挥人才的作用,让人才似乎在农村很容易在技能和优势上遭遇瓶颈。因此,人才,也需要积极通过培训,实现提升和补强。如今,部分农村地区,采取导师制,让很多专家学者真正下到农村基层,定点精准帮扶和培训相关的本土人才,对于提升人才技能水平,很有借鉴意义。这也更加凸显了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农村地区,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通过开展更多的教育培训课堂,让更多资深农业专家走进课堂,给本土人才、农技人员上课,将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农村发展新理念传授给农村各类人才,增强他们的本领。

充实乡村振兴人才“智囊团”。城镇化的实质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的根本转变,使农民分享到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成果,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转变,最终达到城乡文明一体化。乡村振兴智库,要紧盯人才培养和全面发展这一本质要求,整合教育科研资源,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习俗文化、礼节文化,让乡村文化精髓维系乡村情愫,让离乡贤人志士难舍乡愁记忆。

充实乡村振兴人才“智囊团”。留住人才、留好人才必须依靠制度。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当地空闲编制资源,不断完善乡村人才激励体制机制建设,制定出台符合本土乡情的人才激励政策,适当增加涉农人才资金投入,加强与农科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支持引导农业专家、专业团队等投身乡村建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有上升的空间,以人才的驱动力助推乡村持续发展。(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