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阿若

1.

说起拖延症,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

甚至深受其害。

西游记里面的妖怪,每次抓住唐僧,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把他煮了、烹了、煎了、烤了。

而总是无厘头地说一句:

把唐僧给我绑起来,大王我明天再把他拿来下酒。

于是乎,按照剧情需要,明天齐天大圣就来了,唐僧也顺利逃过一劫。

可怜的妖怪还要被打一顿,有的还得变回原形。

因为拖延,每次都吃不到唐僧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拖延症是人类的世纪难题之一。

你要是在百度上搜索,有将近300万的链接任你浏览。你要是在亚马逊、当当网等书城搜索“拖延症”,会跳出上百个条目的书籍。

网上还有克服拖延症的互助小组,大家一起抱团取暖、互相监督去战胜拖延症。

可是很多人会说:“道理我都懂,但不愿意行动”。解决拖延症,提高执行力,也成为我们十分迫切的愿望。

而在我自己尝试过的所有努力中,以下几个方法切实是有帮助的,分享给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远离拖延第一招:设定明确的目标。

既然拖延,本身做事就有阻力,让我们裹足不前。

很多专家建议拖延者最好学会时间管理,有目标设定,会更好的督促自己。

但是拖延者在目标设定上也存在着困难,这一点或许不是很明显的,表面上来看拖延者会忙着设定和重新制定目标,但是,所设定的目标大多数是模棱两可。

比如:“我今天得做掉前几天拖延的一些事,”“我想在这个领域做到第一。”

这样的目标看到宏伟,其实含糊不清,反而更容易引起拖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拖延心理学》的作者简说自己写书前,也曾一直在拖延,他知道自己要写一本关于拖延症的书。

每次有社交活动的邀请,其他工作的机遇,娱乐的需要,就会以“我得写书”为理由拒绝,但其实并没有写多少。

后来简意识到,他们是被“写书”的目标吓到了,将目标看得太过宏观,以至于阻碍了进展。

最终,他们不再以“我要写书”这样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每次只专注于一章的一部分,而将其他的部分先抛诸脑后。

这个实施的过程里,简开始对自己说与之前不一样的话:“今天下午我得花两个小时给‘目标设定’这一章写一个前言。”

这是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务实的目标,有助于我们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为拖延者指出正确的方向,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事实上,目标过大,或目标过含糊,都会阻碍我们前进,使拖延更严重,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如果不切实际,最终可能是一事无成。

就如谚语讲的: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生活就会一帆风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远离拖延第二招:学会“接受”和“拒绝”。

我们生活在一个消费驱动并以索取为导向的社会中,有一个词可以很好的概括现代生活的主要特征——“更多”。

我们有更多的信息,更快的速度、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新闻资讯、更多的娱乐方式、更多沟通媒介、更多的东西和消遣方式,更多对时间的需要。

对“更多”贪得无厌的追求所带来的压力,而真正要紧的事情上所得甚少:更少的休息日、更少的隐私、更少实现个人满足、更少的陪伴。

在“更多”的压力下,我们很容易迷失。

拖延也许是我们无法承受“太多”的一个反应,或许,它表达了我们对于所错失的东西的一种渴求。

与其用拖延的方式“含蓄”的拒绝那些无益的事,不如直接表达来的痛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会接受有益于你的人和事。

比如和你一起制定计划的人,假如你们目标是减去5公斤体重,你们俩会在想吃零食的时候更加谨慎,因为你们知道对方会询问彼此的进展。

接受个人成长的挑战。

拖延常常是挑战中退缩的一种表现,但是应对挑战有利于我们成长。

新的挑战会让我们不断地学习,学习会让我们保持活力,而活力是感到幸福的源泉。

学会拒绝那些没有意义的追求。

那些浪费时间和让你退步的人和事说不,我们都会碰到一些对我们不利的人和事,他们会让我们走下坡路,让我们精疲力尽,甚至降低我们生活的质量。

学会拒绝杂乱无序,一定要断舍离。

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这世界一团糟,是因为东西被拿来爱了,而人却被拿来用了。”

生活教练盖尔•布兰克建议人们“扔掉50件东西”,先从身边的杂物做起,然后开始清理头脑中的杂物。

只剩下的一只袜子、有缺陷的耳环、几年没穿过的衣服等生活的杂物都扔掉。

一些旧的观念、怨恨、希望那些不适合今天的你,一些悔恨或失望充斥着你的脑海,夜深人静时让你不得安宁这些也都扔掉吧。

情绪上的杂物也是造成你拖延的一个原因。

这些关于接受和拒绝的建议只是一个开端。

具体在生活中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是你深入思考后的做的选择。

只有你运用时间设定了自己的标准后,才会更少拖延,并在生活中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远离拖延第三招:运用WOOP思维心理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积极思维”这样的心灵鸡汤。

不论是打算减肥,谋求升职,还是准备去跑马拉松,我们总会听到大家说:心想就能事成。

当我们遇到一个正在追逐梦想的人时,也大都会给出这样的建议:往好处想。

因为我们保持着积极的思维方式,眨眼之间,你的愿望和梦想就都实现了。

然而就是这样“积极的幻想”,让我们不断拖延。

“想”并不意味着“做”。

有研究表明,有幻想反而会影响愿望与梦想的实现,幻想带来的愉悦感似乎在我们脑中形成美梦成真的假象,如此一来就虚耗了我们的干劲,从而导致在现实中我们无法全力以赴,更加拖延。

加布里埃尔•厄廷根教授用20多年的时间研究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WOOP”,即“心理比对”——“愿望、结果、障碍、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种思维方式,让你更好的克服拖延。

比如:阿若想通过WOOP制定一个健身计划。

那么今天的锻炼愿望:吃完饭跑步

最佳结果:感觉身心舒畅

障碍:下班回家后很累

如果7点到家时已经很累,那么我就换上跑步鞋出去跑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WOOP是一种工具,就像锤子、汽车、钢琴,可以有不同的用法、导致不同的结果。

WOOP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团队协作、消费习惯、学习、择业等等。

WOOP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帮你更好的摆脱拖延。

5.

TED有个演讲:《Inside the mind of a master procrastinator》(拖延症患者的内心是怎么想的),里面有段话说: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生命日历。

假设一个人可以活到90岁,每个星期是一个格子。

其实没多少格子,尤其是我们已经活了这么多年。

我认为我们都需要花些时间,认真看一下这个生命日历。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我们真正拖延的是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在拖延某件事。

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做的事儿。而且因为格子并不多,这项工作也许应该从今天就开始。

好吧,也许不是今天,但是...你懂的。不久的将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愿我们都可以战胜拖延症,有一个开挂的人生。

——END——

作者|阿若姑娘,爱文字写故事,爱读书独立又温暖的90后姑娘。

关注阿若情肆,温暖 治愈 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