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每个人家里总会有这么一个亲戚:30来岁,没结婚没对象,就每逢过年那几天才会回来待几天,一转眼,我也已经成了那个老大不小不结婚每逢过年才回家的亲戚。

每年过年回家时令人头疼的除了难抢的返程票,就是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有对象了吗、啥时候结婚啊、每个月挣多少啊”一句句的询问仿佛一个个紧箍咒悬在每个人头顶上空,但能打败魔法的只有魔法,春节串门在即,看我们如何用“糊弄”式回答来应对亲戚们的“灵魂”拷问。

场景一: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呀?

场景一: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呀?

正经回答:缘分这种事不能急,我已经加了7个本地相亲群了,年后就开始相亲见面。

不正经回答:我已经通知月老把我的红线换成钢筋的了,不出意外的话,能找到对象的时候就找到对象了。

其实我们也不是反感长辈的催婚以及安排的相亲,毕竟谁不想早日找到灵魂契合的另一半呢,我们只是不能接受父母不合适的强行安排,新的一年,我们会继续与父母在“催”的道路上斗智斗勇,只希望父母不要再强行安排不合适的见面了。

场景二:国家都开放三胎政策了,你什么时候要孩子呀?

场景二:国家都开放三胎政策了,你什么时候要孩子呀?

正经回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争取早日实现三胎

不正经回答: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

当父母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满街打酱油了,按照既定轨迹生活的父母无法理解一个30来岁的人了,怎么能没有孩子。面对父母催生的时候,我们总是下意识将问题复杂化,认为父母的催生总是在逼迫我们。按下争吵的暂停键,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他们藏在“催”里面的关心。

场景三:你们年轻人应该挣的挺多吧?

场景三:你们年轻人应该挣的挺多吧?

正经回答:月薪三千,但能学到东西,目前还在积累经验当中。

不正经回答:不多,也就三万多一“点”吧(其实还是三千)

每当提到这么敏感的话题的时候,年轻人心里就是大写的“NO”,并且开启自动过滤薪资问题的模式。如果不想正面回答,那就来上一套“我过得还挺生机勃勃的”模版,因为在这种阖家团圆的时刻,多说些对未来的畅想,好过针锋相对的话语。

场景四:你看看隔壁家的小明在本地考个公务员多好

场景四:你看看隔壁家的小明在本地考个公务员多好

正经回答:二十来岁正是奋斗的年纪,所以想多出去看看,多长长见识。

不正经回答:我想去看看远方的诗和田野

隔壁家的小明永远是最神奇的存在,小的时候,成绩比我们好,大学毕业后,本以为与小明再无瓜葛,谁成想在工作方面又开始新一轮的比较。在老人眼里,只有家乡的公务员才是唯一的“好工作”,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都属于“没有正经工作”。其实不论是留下来为家乡人民谋幸福,还是去到大城市实现理想,这都是在为了自己的目标奋斗,没有谁比谁更好之分。

在现在这个情况下,能开开心心回家过年,大大方方去走亲戚,其实挺幸福的。

亲朋好友的花式关心并没有恶意,只是长久不见,他们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什么可以聊的话题,面对这样的关心,我们也不用表现出太多的抵抗和介意,有时只是需要顺着他们的话题,去感受他们的关心就好。

年关在即,去亲戚家,你面对的是一屋子的笑脸和期盼,老人拉着你的手问你过得好不好,亲戚们不懂你的生活却还在努力理解,小孩子们准备了一车吉祥话,从早上就等待着你的到来……光这些美好画面,就值得我们早起去走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