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的过程中,复习是学生考试前必须要有的一个环节。在大部分的学生一般认知中,将复习当成了考前的“临时抱佛脚”,虽说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学生全流程优化来看,提升复习的效率靠临时突击显然是不行的,需要“有的放矢”。
学习的基本要素是理解和记忆,复习也不例外,尤其是针对理解型的学科和内容,以及记忆型的学科和内容,复习的方式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正所谓,高效的复习必须从宏观上去把握每个学科的理解和记忆,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步骤提升效率。
数学和物理的复习。
众所周知,数学和物理是中学阶段较为典型的偏理解性学科。尽管两学科的复习是以基础公式、定义为起点,以题型为核心,但在具体复习中也有略微的区别,即数学以掌握题型变化为主,物理则偏向对原理的理解,大致的复习流程如下:
首先,要回归课本,重点熟悉基础公式和定理,并将其熟记于心,这里提到的“熟记”,要求是不仅会背,而且能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同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公式推导一遍。这一步,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尤为重要,否则将“劳而无功”。
其次,认真对待老师发放的复习资料(不一定是涵盖内容完整的资料),按照结构化的方式对不同题型进行分类和层级排序,重点结合结构化错题本,将易错易混题、陷阱题、经典题(好题)以及知识漏洞等复习一遍,甚至可以重新做一遍。
更关键的是,通过刷题,保持手感。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采取结构化练习法,按照同一类型题集中练习,练熟后再进行下一个类型题的练习。最后,通过往年真题进行测试,对其中出现错误的题型(高难度题型可以放弃),再进行集中练习;
对于基础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学生,为提高刷题和复习的效率,可以采取分层处理的方法。找出一定数量的教辅材料和试卷,大约是平时作业量的2-5倍,以大量看题,小量做题的方式进行,既能保证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和题型,又能查漏补缺。
数学和物理的复习重在动笔,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或者模拟试卷,不仅要刷速度,保证正确率,更要保持解题手感。实践得知,采取结构化练习法的高三学生,数学保持在135分左右;在此基础上正确使用分层处理法的,成绩在145分以上。
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复习。
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学科特点,与数学和物理有着显著的区别,不仅有理解的部分,而且还有大量的记忆内容。因此,在复习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数学和物理的复习以题型为核心,这些学科需要以基础知识点为主进行复习。
一是,统览课本和笔记,背诵知识点。由于这些学科琐碎的知识点多,需要按照结构化方式进行整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通过背诵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直到烂熟于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学科的背诵每天都要进行,增加记忆。
二是,复习错题和经典例题(好题)。其中,政治、历史和地理的错题和经典例题,大都反映的是知识点的漏洞,可以通过理解和背诵知识点解决;而大题或解析题则偏向对知识点的应用,需要深入思考,领会掌握题目与知识点的对应模式。
更重要的是,适量刷题,积累手感。尽管这些学科的刷题量远不如数学和物理,但适当的练习题和试卷,可以提升做题速度并保持手感。在此过程中以分层处理练习法为主,挖掘知识漏洞,“大题”和解析题只需清晰地列出条目和对应模式即可。
由于这些学科的知识点琐碎、记忆量大,无论基础扎实与否,都必须从第一步开始复习。因为,即便是记忆再好的人,总会有零碎的知识点遗忘或记忆模糊。如果复习时间紧张,则可以考虑减少刷题量。相比较而言,这些学科不需要过多地刷题。
这些学科中,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学习方式接近,可以按照上述流程进行,但化学是一门半文半理的学科,既有不少琐碎的知识点需要记忆,又有题型的变化,需要通过刷题去加强理解,在复习中可以适当采用数学和物理的方法进行。
总之,复习是一项从宏观上去把握的环节,它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基础越扎实,复习的难度就越小,更容易提高成绩等次。所以,要注重平时学习的效率,不要把复习当成考前的“临时抱佛脚”,这也是成绩优秀者与普通学生最显著的差别。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欢迎搜索关注“象牙塔学业规划指导”//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助力高考志愿填报//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