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1日,为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50华诞,天安门广场上举办了隆重的阅兵仪式,全国的电视台都转播着这一盛况,数十亿群众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天安门广场上。

镜头缓缓移到了天安门城楼上,只见城楼上人头涌动,站满了国家重要领导人和战斗英雄代表。

这时,守在电视机前的不少江津人突然惊奇地发现,常年在江津县医院拉尸的老头此刻竟然精神奕奕地站在城楼上,“特等功臣”“一级英雄”等胸章在他的胸前闪闪发光......

拉尸老人的真实身份

我国农村地区土葬观念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之后,为革除丧葬陋俗,政府积极提倡实行火葬,改革土葬。

江津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建立了当地第一所火葬场。中国人对白事向来忌讳,火葬场建成之后,急需一名“拉尸员”,负责将死者尸体从县医院太平间拉到火葬场。

但无论政府出价多高,依旧没有人前来应征这份工作,时任江津县民政局处长的谭炳云见状,自告奋勇担起了这一重任。

从那以后,不论刮风下雨,谭炳云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往返医院和火葬场之间的路上。

那时,距谭炳云退役转业回乡,已经过去了将近20个年头。没有人知道,那个天天在医院拉尸体的邋遢老头就是响当当的战斗英雄谭炳云。

因为拉尸这份工作,谭炳云没少受别人的白眼,很多人看见他就觉得晦气,朝他吐口水、开口大骂,那都是常有的事,甚至还有人怀疑他品性不良。

但谭炳云却丝毫没把这些人的话放在心上,他依旧勤勤恳恳地拉着那辆运尸车,像一头不知疲累的老牛,他的每一个脚印都化成了一份推动农村殡葬改革的力量,使得当地群众逐渐接受了火葬。

“为人民服务”一直是谭炳云的人生信条,这种信念不仅体现在拉尸体这一件事上,更体现在他的生活中、工作中、战斗生涯中。

1949年参军入伍成为战士,1953年转业回乡担任干部,几十年来,谭炳云的社会身份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但这种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抗美援朝英雄谭炳云

1949年1月,27岁的谭炳云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于次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谭炳云听闻后,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战场。

在战场上,谭炳云表现出色,没过多久就被提拔成了班长。1951年5月24日,谭炳云所在的志愿军第27军某部接到情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动了大批机械化部队,一路向北进犯,企图斩断志愿军的后撤之路。

为粉碎敌人的阴谋,争取更多时间掩护大部队转移,谭炳云所在的志愿军第27军某部从东线赶到了金化东南四十公里处的390高地,高地旁就是“联合国军”的必经之路,他们的任务就是争分夺秒构筑工事,然后埋伏好,静静等待敌人出现。

到了傍晚时分,工事已经全部构筑完毕,谭炳云带着全班战士埋伏在半山腰的战壕里,趁着天还没完全暗下来,谭炳云趴在地上,仔细观察起了地形。

高地旁的公路很窄,一边有湍急的大河,另一边则是陡峭的悬崖,只要破坏敌人一辆坦克,后面的坦克就全都动弹不得了。

观察好地形后,谭炳云命令战士们守好阵地,自己则带着战士毛和悄悄下了山,隐蔽在公路旁阻击敌人。

夜渐渐深了,但四周却听不到一点敌人的动静,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五月的朝鲜天气转暖,蟋蟀刺耳的叫声在高地上此起彼伏,扰乱着战士们的注意力。

“啪”的一声,一颗小石子从山坡上滚落,砸到了谭炳云的身上,紧接着地面开始剧烈晃动起来,此时已经是黎明时分,看来敌人的队伍终于要来了,谭炳云赶紧将身边的战士毛和摇醒,同时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手雷,等待着敌人的靠近。

眼看着敌人的坦克向自己隐蔽的地方开来,谭炳云不免有些紧张,此前他虽然打过不少仗,但打坦克,却是生平头一次。

坦克离他不到三十米了,他屏住了呼吸;二十米、十五米、十米......他紧握着手雷,继续耐心等待着。三米,两米,一米,谭炳云用力一扬,手雷朝第一辆坦克砸去。

“轰!”的一声巨响,一团滚烫的气流猛扑到谭炳云脸上,谭炳云连忙用手挥掉眼前的烟雾,定睛向坦克的方向看去。只见敌方的坦克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还开启了进攻模式,四处胡乱打炮。

一时间,硝烟四起,眼看坦克就要从自己面前开走,谭炳云急了,立马从包里掏出了第二颗手雷。

撸起袖子,谭炳云径直就要冲上马路,身边的毛和却一把把他拽了下来,“班长,那可是坦克!你不要命了!”关于坦克的威力,谭炳云当然心知肚明,但此刻,他却顾不上自己的安危,用力甩开了毛和的手,猛冲到了坦克面前。

仔细瞄准后,谭炳云掷出了第二颗手雷,这一次,手雷不偏不倚,直接打中了坦克。

手雷在坚固的坦克铁皮上炸开,弹片像天女散花一样向四周飞去,由于投掷距离过近,谭炳云还没来得及卧倒,便被一片飞驰而来的弹片击倒在地。

大量的鲜血瞬间从他的额头上涌出,谭炳云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他努力睁大眼睛,想要看清坦克的状况,但鲜血早已糊住了他的双眼,他的眼前,只剩下大片大片的红色,紧接着,巨大的疼痛感向他席卷而来,谭炳云眼前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毛和看见班长受伤倒地,飞奔着跑到了公路上,“班长!班长!你没事吧!”毛和将谭炳云抱在怀里,一边大声呼喊,一边为谭炳云拭去脸上的鲜血。

谭炳云缓缓睁开了双眼,嘴唇一张一合,好像要说什么话,毛和见状赶紧将耳朵贴过去,“坦克......坦克呢?”

毛和听了这话,眼泪夺眶而出,“班长你放心,这辆坦克已经报废了。”谭炳云松了一口气,毛和赶紧从身上掏出绷带,准备给谭炳云包扎伤口。

绷带刚在谭炳云头上绕了没两圈,第二辆坦克就出现在了公路上,谭炳云立即扶着枪站了起来,“顾不上包扎了,毛和你听我说,待会我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你趁机从后方偷袭,听明白了吗?”

毛和流着眼泪,狠狠地点了点头,怀揣着几枚手雷,毛和悄悄地沿着散兵坑向坦克的后方冲了过去。

另一边,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谭炳云将剩下的唯一一颗手雷掷向了第二辆坦克,不出谭炳云所料,敌人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过来。

坦克的炮塔缓缓对准了谭炳云,眼见炮弹就要发射,千钧一发之际,在敌人后方的毛和掷出了一颗手雷,“嘭”的一声巨响,第二辆坦克也被炸毁了。

谭炳云趁机爬上了坦克顶部,扣动扳机,直接朝着坦克内部开了几枪,坦克里传来了几声惨叫,没过多久,便彻底没了动静。

接连两台坦克都被摧毁,后面的坦克不敢再上前,纷纷调转方向,掉头逃跑。

谭炳云这才有了喘息的机会,他坐在坦克顶上,胡乱地抹着脸上的血,虽然敌人已经后退,但谭炳云知道,他们只是在等待机会,等天一亮,大批的敌军就会再次来袭。

留给谭炳云的时间不多了,他命令毛和回连队取手雷,自己则隐蔽在路边,观察敌情。

天刚蒙蒙亮,美军就迫不及待地发起了攻势,十几架轰炸机对着390高地狂轰滥炸,一辆吉普车在轰炸机的掩护下疾驰而来。

被谭炳云击毁的两辆坦克拦住了吉普车的去路,谭炳云跟吉普车之间的距离很近,借着微弱的晨光,谭炳云看清了开着车的是一个美国大兵,趁着敌人还没有发现他,谭炳云决定速战速决。

抄起自动步枪,谭炳云照着脑袋直接给了那个美国大兵一枪,美国大兵没防备,猛地倒下了。

三辆车将整个公路堵得严严实实,敌人暂时还无法通过,要想阻击更多敌人,他就得埋伏到前方的马路上。想到这里,谭炳云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朝不远处的一笼野葡萄丛走去。

茂密的野葡萄丛将藏在里面的谭炳云掩护的结结实实,透过叶子的缝隙,谭炳云仔细侦察着敌情。

突然身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谭炳云大惊,端着枪就从野葡萄从里钻了出来,“班长,我回来了,这是你让我取的手雷。”原来是毛和从阵地上下来了。

阵地上装备紧张,毛和这次回去就取回了三枚手雷,谭炳云便把手雷放到包里,边命令毛和到北边去警戒。

说罢,便又钻进了野葡萄丛。但没多久,他的身后再次响起了脚步声,这次是排长来了。排长听毛和说谭炳云挂了彩,特意下来劝他回去。

“谭炳云,你这伤得不轻啊!抓紧给我上去,我换别人来。”但谭炳云却执意坚守在前线,“排长,你就让我在这吧,我的伤不碍事。”排长见劝不动他,气得掉头就走了。排长一走,公路上就有了动静,一排坦克浩浩荡荡地向北开了过来。

谭炳云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血,钻出野葡萄丛,拿出手雷,对着第一辆坦克的屁股扔了过去,随后迅速卧倒在地。

伴随着一声巨响,第一辆坦克被手雷引爆了,燃起了熊熊巨火,敌人的哀嚎声响彻山谷,后面的坦克见状,纷纷掉头逃跑,看起来十分狼狈。

谭炳云仅用3颗手雷,就创造了摧毁敌军三辆重型坦克车、打退敌人装甲部队8小时的奇迹,给大部队转移争取了足够的时间。这一仗结束之后,志愿军27军军长彭德清对谭炳云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并把他的英雄事迹上报给了中央。

伟大而又平凡的一生

1951年9月24日,谭炳云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了“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

随后,谭炳云被选入了“志愿军英模代表团”,作为英雄模范回国观礼,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

同年10月1日,谭炳云被邀前往天安门城楼,观礼国庆盛典。去一次北京天安门,是谭炳云一直以来的梦想,走在通往城楼的楼梯上,谭炳云激动不已,他没有想到自己此生竟然能有机会登上天安门城楼,并且是以民族英雄的身份。

整齐的方队一个个从谭炳云眼前走过,各种新型武器令谭炳云眼花缭乱,看着眼前国泰民安的一幕,谭炳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回忆起战场上的一幕幕,在无数个生死关头,支撑他走下去的正是保家卫国的强烈信念。而在这一刻,他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

1952年夏天,朝鲜人民领袖访问志愿军总部,志愿军司令彭德怀亲自接见了他,二人进行了亲切的会谈,在谈话中,朝鲜方特意提起了谭炳云,提出想见一见这位抗战英雄,彭德怀欣然应允,立即让人把谭炳云找了来。

随后,朝鲜方对谭炳云的英雄事迹感到十分敬佩,并提出要授予他一枚荣誉勋章。1952年10月25日,朝鲜政府授予了谭炳云“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谭炳云收拾行装回到了老家四川江津,历任江津公安局副股长,民政局科长、处长、副局长,直至1983年退休。在工作中,谭炳云认真负责,从来不拿领导的架子,凡事都亲力亲为,是公认的好领导。

在生活中,谭炳云为人低调朴素,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自己的参军经历,吃用也从不讲究,总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穿越在江津的大街小巷。退休后,谭炳云也闲不下来,他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帮助残疾人和孤寡老人,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结束语

2001年7月,谭炳云因病去世,大批群众自发前往他的葬礼吊唁,白色的鲜花围满了他的灵柩,灵堂正中间,挂着谭炳云的一张遗照,照片上,谭炳云精神奕奕,脸上还挂着若有似无的笑容,凝视着这张照片,所有人都不禁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