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玩家不仅是一款网游的根基,更是一款网游“回忆”的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如果没有了这群老玩家,曾经游戏中的故事又将以何种途径“流传”呢?剑网三这款运营了12年的游戏也是一样。老玩家继承了很多外人多不知道的游戏细节、故事。甚至,如果你不够“老”,对其中的一些细节、故事都会“不知所措”!

最早期的剑网三,有过一个官方YY8030,它类似于玩家的反馈渠道。原本剑网三刚内测没什么玩,外加郭炜炜开通微博早,最初的时候都是在微博中答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游戏人数越来越多,郭炜炜一个人也回不过来,于是8030就应运而生。当然,在早期的剑网三中,玩家上麦反馈与微博、直播单向反馈之间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是同时进行的。

8030之所以被那么多人所记住:人情味足是最主要的!

要知道,那时候能直接上麦与官方面对面交流,还是件很难得的事。外加YY本身的氛围也给人热闹、人情味的感觉,被老玩家记住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那时候,每逢版本更新或大改,策划们都会在YY中开一场策划交流会,每个玩家都有机会直接上麦说出自己的意见。

但玩家的“尿性”你懂得。最初的是很可能是好好地在反馈。越到后面“正经反馈就少了”;更多的是“在反馈中夹带私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文臣死谏式哭麦

这在当时差不多算是个知名梗,太有节目效果了。大体上相当于,“好家伙技改了,我的门派太弱了要加强,我去卖惨哭麦。”虽然听起来这跟如今的贴吧哭弱异曲同工。但二者差别还是蛮大的。前者玩家是正儿八经的反馈,即便整“花活”也是为了好玩;后者就是单纯地想获得不平等的门派待遇,高下立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那时候在8030上哭麦可不容易,不哭“断气”你也好意思打动别人?

况且,那时候愿意上麦哭的,自身门派是真的弱,别提有多心酸了。以至于后来,玩家一听是来哭麦的,流程就已经在脑海中闪现:“开麦先打开二泉映月,然后清清嗓子开始哭”,至如今,甚至不少老玩家手中还有当年的“哭麦”音频。

这对那些哭麦者来说或许算个不大不小的黑历史;可对很多剑网三老玩家来说,这是实打实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单就8030这个形式来说,前期肯定是有用的。

一来人少,玩家提的每一个建议都会被策划认真考虑。

二来玩家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只是把亲身体验说出来,想让游戏变得更好,罢了!

但后期8030这个形式就不行了,不能说毫无效果;可大提升也能说成是“群魔乱舞”,单纯听听小姐姐哭麦娱乐下还行,真想听到些有意义的游戏建议,还是算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算剑网三慢慢变强的必然性转变吧,毕竟,如果游戏怎么改全听玩家的,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不平衡”。玩家是有私心的,怎么可能会舍弃自身门派的利益,苛求全门派高度平衡呢?

不知道大家对于8030是否有印象呢?不如一起在评论区中留言是,或说自己对此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