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文章非常耐人寻味,德充符开篇接连讲了三个兀者不言之教的故事。第一位王骀一言不发把一切都给办了。第二位申徒嘉两顿话就把子产打醒了,背后反映的是其老师伯昏无人的不言之教。第三位出场的是叔山无趾,也是一位得道之人,他又有什么精彩的表演呢?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
鲁国有个被砍去脚趾的人,名叫叔山无趾,靠脚后跟走路去拜见孔子。孔子对他说:“你不谨慎啊,先前犯了过错造成这个样子。虽然今天到我这里,可是悔之何及!”
按常理孔子是不会对一个前来拜见自己的有残疾的人说这样的话,估计是叔山无趾的行为艺术,用脚后跟一瘸一拐的挪到孔子面前,一声不吭,故意让孔子看走眼了,因而引出孔子这番话。之前子产遇到申徒嘉吃了一棒,这次孔子也中枪了。看了后面的对话就知道,叔山无趾比孔子还要高明,他是来点化孔子的。
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
叔山无趾说:“我只因不识时务而轻率作践自身,所以才失掉了两只脚趾。如今我来到你这里,是因为还有比双脚更尊贵的东西,所以我想竭力保全它。苍天没有什么不覆盖,大地没有什么不承载,我把先生看作天地,哪知先生竟是这样的人!”
叔山无趾这话说的多高明,我想把比双脚更尊贵的天地之道与你分享,因为我把先生看做如天地般尊敬,没想到先生却说出这样的话来。孔子也挨了一棒。
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
孔子说:“我孔丘实在浅薄。先生怎么不进来呢,请把你所知晓的道理讲一讲。”叔山无趾走了。
孔子的悟性比子产要高,一棒就打醒了,知道叔山无趾不是一般之人,马上虚心请教。但是叔山无趾却是一声不吭,扭头走了。这是叔山无趾的不言之教。留下一头雾水的孔子及其弟子。
孔子曰:“弟子勉之 !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孔子对他的弟子说:“你们要努力啊。叔山无趾是一个被砍掉脚趾的人,他还努力进学来补救先前做过的错事,何况道德品行乃至身形体态都没有什么缺欠的人呢!”
孔子虽然对王骀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真正遇到叔山无趾的不言之教,其实还没悟透,所以还在对弟子进行有言之教。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以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叔山无趾对老子说:“孔子之于至人,恐怕还未能达到吧?他为什么不停地来向你求教呢?他还在祈求奇异虚妄的名声能传扬于外,难道不懂得至人是把这一切看作是束缚自己的枷锁吗?”
孔子当时虽有圣人之名,其实他这个人道的圣人离道家天道的至人和圣人还有差距,道家圣人无名,早就解脱了虚名的枷锁。孔子彼时对天道还未透彻,尚未勘破虚名,还在世间的有为法中,未透道家的无为法,所以还要经常向老子请教。
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老子说:“为何不直接让他把生和死看成一样,把可以与不可以看作是齐一的,从而解脱他的枷锁,这样恐怕也就可以了吧?”
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孔子对于天地之始的无名并未了知,故老子欲使之通达死生为一,可不可一贯以解其桎梏。
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叔山无趾说:“这是上天加给他的处罚,哪里可以解脱!”
所谓天刑就是庄子所讲的遁天之刑,不明天道无为,不悟不言之教,以人道之有为,背天之道而行,故为天刑,安可解?
那么最后孔子到底得解了吗?庄子里记载了孔子多次向老子问道,最后终于老子认可孔子得到了。在《论语》中也有记载: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当然也悟透了天地之道,不言之教。《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吾人若能明此,亦明养生之道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