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久闻蒯越的声望和才干,听闻蒯越归降,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写信给荀彧说:“我太高兴了,不过不是因为得到了荆州,而是因为得到了异度(蒯越字)。”
曹操在江陵安顿下来,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封为列侯。
然后大肆封赏荆州亲曹派人士,封蒯越等十五人为侯爵,任命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邓羲为侍中。
蒯越自投降曹操以后,就再没有什么显著的表现。
建安十九年(214年),蒯越病危,写信给曹操,请他代为照顾家小。
曹操回信说:“我不会辜负你所托,一定好好照顾你的家人,做到问心无愧。我以前也经常受人委托,你绝对可以放心。蒯越你在天有灵,一定明白我的意思。”

曹操又下令释放被刘表关押的韩嵩,用朋友的礼节接待他,任命他为大鸿胪,让他对荆州人士逐一评价优劣,都加以提拔任用。
刘表手下大将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深得刘表信任,统兵驻扎在荆北,负责镇守荆州北部,抵御北方诸侯进攻。
刘琮投降时,曾联系文聘,想与他一起降曹。
文聘说:“我不能保全荆州,只能待罪而已。”
等到曹操渡过沔水,文聘才来拜见。
曹操问他:“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
文聘说:“从前,我不能辅佐刘荆州尊奉朝廷。刘荆州死后,我常常想据守汉水,保全荆州的疆土。这样的话,我才活着不辜负孤弱的刘琮,死去无愧于地下的故主刘表。但是,我大势所趋,身不由已,到了今天的地步,心中实在悲哀羞愧,没有脸早来相见。”
说完,流泪满面,哭泣不止。
曹操被文聘感染,也感到伤感,叹息说:“文仲业,你是真正的忠臣啊。”
对他厚礼相待,让他统率原来部队,任命他为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统帅北兵,担任坐镇边防的重任。

曹操又征辟和洽为丞相掾属。
和洽,字阳士,汝南西平(今河南舞阳东南)人。
和洽早年曾被举荐为孝廉,受到大将军何进的征召,但被他婉言谢绝。
袁绍占据冀州后,派使者迎接家乡汝南郡的士大夫到冀州去,士大夫都欣然前往,唯独和洽认为:“冀州土地平坦,民众强悍,为英雄俊杰所利用,是四战之地。袁本初依靠自己的有利条件,虽然暂时强大,但天下英雄豪杰正蜂拥而起,他未必可以保全。荆州的刘表没有远大的志向,但爱惜人才,乐于交结士人,地势险要,山中的民众软弱,容易依靠倚赖。”
于是,他没有到冀州去,而是与亲戚故旧向南投靠刘表。刘表以上宾的礼节接待他们。
和洽见了刘表,大失所望,对别人说:“我之所以不去投奔袁绍,是为了避开群雄争夺之地。刘表也不过是乱世中昏庸的君主罢了,不可过于亲近。我再久留下去,就会被奸人的谗言所中伤。”
于是离开襄阳,继续南下,到武陵郡居住。
在此之前,南阳郡安众(今河南南阳市邓州市)人刘望之,在两个朋友都因为谗言被陷害的情况下,仍然答应刘表出任从事一职,结果并不受重用,提的正确意见常常不被刘表接受,一气之下,弃官回家。
刘望之的弟弟对刘望之说:“从前晋国的大夫赵鞅杀死窦呜犊,孔子就中途返回,不再前往晋国。如今,哥哥你既然不能效法柳下惠那样,与世沉浮,随波逐流,就应该以范蠡为榜样,远远地迁到统治者的范围以外去。你自以为坐在家里,就算是离开了争权夺势的政局,恐怕不行啊。”
刘望之没有听从弟弟的话,不久就跟两个朋友一样,被刘表杀死。

韩暨(159年-238年),字公至,南阳郡堵阳县(今河南方城东)人。
韩暨是西汉韩信的后代,出生官宦之家,祖父韩术曾任河东太守,父亲韩纯曾任南郡太守。
韩暨的父兄曾经被同县豪族陈茂诬陷中伤,差点被判死刑。
韩暨表面上没有反应,受雇于人作劳役,积蓄资金,暗地里却结交江湖死士,最终杀掉陈茂,以他的人头祭祀父亲,因此名扬四方,被推举为孝廉,又被司空征召。
他都不应命,改名换姓隐居于鲁阳山中,遇到山民结党作贼,四处抢掠。
韩暨买了牛和酒,宴请山贼的首领,向他们陈说利害,最终山民解散,没有当贼作乱。
袁术听闻韩暨大名,派人征召他。
韩暨不应召,迁到山都县的山中。
刘表又以礼征召他为僚属,韩暨又逃到孱陵隐居,得到当地人们的敬爱。
刘表十分恼怒,非常恨他。
韩暨害怕刘表下毒手,只好接受职务,出任宜城县县长。

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
他到荆州避乱,受到刘表的礼遇和敬重,但裴潜悄悄对好友王粲、司马芝说:“刘表没有霸王的才干,却以殷朝末的西伯姬昌的地位自居,随时都可能失败。”于是向南迁到长沙。
王粲(177年-217年),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王龚曾任太尉,祖父王畅曾任司空,是当时的名士,父亲王谦曾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
何进很想和王谦结成儿女亲家,就把两个儿子引见给他,让他从中挑选一个做女婿,王谦没有应许。
王粲少年时就被誉为神童,远近闻名。
他善于算术,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他的文章也写得好,一挥而就,从不修改,人们经常误以为他是预先写好了的,但不管大家怎么精心构思,写出的文章就是差他一大截。

王粲博闻强识,记忆力惊人。
有一次,王粲在旁边看人下围棋,一不小心把棋子给弄乱了。
他急忙道歉,说可以恢复原来的棋局。
摆好之后,大家都不相信这是刚才下的棋局,就用帕子把棋盘盖起来,要王粲另外再摆一盘,看看两盘摆的是不是完全一样。
王粲二话不说,很快就在旁边重新摆过一盘。
两局对照,竟然一子不差。
还有一次,王粲和友人同行,看见路边有座古碑,就站在那儿朗读起来。
友人问他:“你能背诵吗?”
王粲回答:“能。”
友人当即叫他转过身去,背诵碑文,结果一字不差。
初平二年(191年),汉献帝被董卓强迫西迁长安,王粲也随同前往。
蔡邕一见到王粲,就觉得他是个奇才。
当时蔡邕的才学闻名天下,受到满朝官员的敬重,蔡邕府第前经常是车马填巷,家中的客厅宾客满坐。
一天,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连鞋子穿倒了也顾不上,急忙出迎。
王粲当时才十五岁,一进门,满屋的人见他年纪小,身材又矮,都感到十分吃惊。
蔡邕向大家介绍说:“这位是司空王公(王畅)的孙子王粲,他可是个奇才哟,让我都自愧不如。我家里收藏的书籍文章,应该全部送给他。”
初平四年(193年),王粲十七岁,受司徒征辟,又被召为黄门侍郎。
当时长安局势混乱,他没有赴任。
不久,他到荆州去投靠自己的同乡刘表。
刘表见他其貌不扬,身体孱弱,又不拘小节,对他不是太看重。

建安三年(198年),长沙太守张羡听从桓阶建议,举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兵背叛刘表,刘表发兵讨伐。
王粲执笔写了一篇《三辅论》,以示师出有名。
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兄弟阋墙,连年交战。
刘表为了劝和,让王粲起草了《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有文彩,时人评价两文“词章纵横”。
曹操占领荆州后,征聘韩暨为丞相士曹属,裴潜参预丞相府军事,和洽、刘廙与王粲都担任丞相府的掾属,委派司马芝为菅县县令,以顺应民心。
韩暨后被选为乐陵太守,又调任为监冶谒者,负责管理冶铁生产。
韩暨在职七年,最大的功劳是对冶铁手工艺进行改良,将既费工又低效的马排和人排弃用,将水排改良后推广使用,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确保了国家兵器械具的需要,获得东汉朝廷下诏褒赞,加授为司金都尉,地位仅次于九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