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当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在我们的古城西安悄然打响,当看到四面八方纷纷支援时,我想献出一己之力的心情也更加迫切。当即向医院提交请战书,殷切盼望有机会能成为支援西安疫情防控保卫战的一员。12月20日14时,我如愿接到被选派支援西安新冠肺炎流调工作的通知,时间紧急,交接完手头未完成的工作,饭也没来得及吃一口,便急匆匆的回家简单的收拾了行李。14时30分带着医院领导和同事的亲切嘱托和鼓励,我们一行10人赶往集合点。在眉县服务区,此次紧急抽调的40名流调人员集合完成,坐上了向西安出发的大巴,我却没有一丝困意,看向车窗外面,点点的星光洒满了这条逆行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就这样,由宝鸡各县区医务工作者组成的40人流调队,即刻出发,前往战场(一线)。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流调队员的身影。当晚上到达酒店的时候已经20时20分,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划分小组,火速投入当地疫情防控当中。我们来自麟游、凤县、太白、还有西安灞桥分局的两名干警,互不相识的6个人共同组成一个流调小组,拧成一股绳开始并肩作战。
“喂,您好,我是省流调队……”“您是不是去过……同行有几人”“坐的的几路公交车,上车的站点和下车的站点……”每天不分昼夜工作,是我们流调人员最近的工作常态。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阳性病例,排查密切接触者名单,通过电话、现场走访等方式,连夜核查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排查出密接人群、风险点位。当接到第一个现场流调任务,是糜家桥小区一个核酸报告阳性的少年,该区阳性病例居多,是一个极高风险的区域,起初虽有担忧,而作为麟医人我没有退缩,凭借自己曾在发热门诊工作的经验,主动请缨,与一名公安干警熟练的穿好防护服,准备好手消、酒精、含氯消毒剂等物资,便踏上了开始流调的路。此时已是凌晨1点30分,当面对阳性病例,心里还是有几分恐慌,可作为一名流调人员,既要耐心细致的询问他们的出行轨迹,又要温柔的安抚他们失控的情绪,鼓励让他们树立对抗病毒的勇气……走出小区,我们的体力已消耗到了极致,记不清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好好睡过觉,脱掉防护服的那一刻,可以自由呼吸的顺畅感,抵过了脸颊上被口罩勒出的疼痛感和低温下双手的刺骨寒冷,消杀结束,导航回到酒店,完善各风险点位摸排报告、流调报告,匆匆的吃完饭,喝了口水,已是早晨7点了,眯了一个小时又接到了新的任务,继续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夜幕渐渐降临,面罩中的水蒸气凝聚成水珠布满眼前,晚上11点了,大家忍着寒冷、饥饿、疲惫没有停歇,终于一天的工作落下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晨的雍村饭店有电话询问的、纸张记录的、电脑输入的、核对行踪的,每个人都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开展流调工作,争取对每一例确诊病例的行程和密接人员的调查做到详细、详细、再详细,然后撰写流调报告。为期一月的工作,我们圆满的完成了工作,我组共流调核酸阳性病例26名,摸排密接人员3500余人,每一次的流调都是让人难忘的小故事,有让人头疼的京东快递员,记得那天电话打了上千,声音都哑了,由于送货地点较多,风险点位摸排时让人差点抓狂;有外国友人劳伦斯,交流起来也是费了一些功夫呢;有夫妻两口前后确诊,家里只剩1岁的小孩,孩子妈妈打电话哭成泪人,同样作为一位母亲,我的心何尝不痛,我怎能不感同身受,一边哭着安慰着孩子母亲,一边协调等孩子核酸结果出来再把爸爸带走……
这样的故事还很多很多,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我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相信组织,相信党,一切困难我们都会解决”。一份流调报告的背后是什么?是每个流调小组成员熬红的眼睛、嘶哑的声音和打电话到发烫的手机,也是那些受到病毒侵害的人期望。再苦再累我们无怨无悔,只为尽早完成流行病学调查,为后期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光荣完成任务,现已进入集中隔离期,看到西安的疫情得到了控制,已恢复了平常生活,作为参与本次抗疫的一员我深感荣幸和自豪。希望下次,我会以不一样的身份再度前来,同游大唐不夜城,再品回民街美食,吹吹明城墙上的上的风,去趟钟鼓楼,感受古城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