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是新年到来之前家家户户必做的一件事,但在很早以前,春联并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样,它既不叫春联,也不是贴的。那么春联最初以什么形态存在?它又叫什么?

春联,起源于桃符,也就是王安石诗中“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桃符。这种桃符是一种长方形的桃木板,而且是钉起来的。为什么要用桃木板,看过林正英先生那些电影的都知道他手中有一柄桃木剑,桃木剑实际上与桃木板具有一样的作用,那就是驱邪。古代的人在春节前将长方形的桃符钉上,也是为了驱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副春联被认为是敦煌石窟唐代文献中出现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副春联则被认为是后蜀孟昶题的“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

孟昶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最后一位皇帝,这人毁誉参半,但有一个才女妃子,花蕊夫人。他起初是让一个大臣帮忙写桃符,但是觉得写得不好,于是就自己动手,写下了上面两联。

王安石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到了宋代人们依然以桃符称春联,而将桃符改为春联,则被认为缘起朱元璋。明末清初的笔记中,指出春联的创设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在定都南京城后的一个除夕前,要求当官的人家都要在门上加上一副春联,并且还自己写了春联送给一名学士。

到了清代,写春联、卖春联、贴春联已经成为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每当腊月到来以后,一些会写对联的文人墨客便会在市场上的屋檐下写春联售卖。人们在祭灶结束之后,便会逐渐贴上春联。

直至今日,贴春联依然是春节时必不可少的。

门神与对联一样,起初也是桃木板。在桃木板上,会写上“神荼”和“郁垒”两个名字,这两位都是降鬼的神仙。《山海经》中对这两位神仙有介绍。在南北朝时期,桃木板上的“神荼”和“郁垒”已经不再是两个名字,而是画上这两位神仙的画像。再后来,尉迟敬德、秦琼、关羽等古代武将也被作为门神贴在门上。

最后,附上一个有关江西庐陵才子解缙写对联的故事。

解缙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他在洪武年间考中进士后,朱元璋便不大喜欢这个人。朱棣夺得皇位后,解缙得到重用,成为内阁首辅,并且参与了《永乐大典》的编修,但其后来的下场并不好,未能善终。

相传解缙小时候非常聪明,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写诗写文。他家的对面是一大户人家,院子里种了许多竹子,解缙看到这个场景,就写下了: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这副对联本身看着并没有什么,只不过是在描绘事实,但对门的却并不这么想,觉得别人拿自家院子里的竹子说事就是不行,于是将院子里的竹子砍了。见此情景,解缙将原来的对联改成: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一短一长相对。对门的看到这副新的对联后,又不得劲了,于是又有了新的动作,连竹子根也挖了。见状的解缙也没有消停,继续在原对联上加字,门口的对联写上: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这个故事,自然没有什么依据,列位客官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