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首先祝大家除夕快乐,阖家团圆!

既然是除夕夜,那我们就来谈谈清朝皇帝的除夕年夜饭。

清王朝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是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也是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正因为年代最近,所以记事也较为详细,由此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古代皇帝在除夕这一天都可以享受到哪些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国很多传统习俗到了清朝都趋于成熟。想必大家应该或多或少地了解到,清朝皇室是极其奢靡的,在吃这方面自然也有很多的讲究,年夜饭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实一直到现代,年夜饭的内涵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它的存在不仅仅是吃一顿饭那么简单,最最重要的是与家人在一起,即“团圆”才是最大的意义。

皇室也不例外。在皇家,这只会过得更加隆重,仪式也会更多。

在清朝的饮食习惯中,都是只吃两顿饭的,但是这两顿都会非常丰富,分量也会非常足。这两顿分为早膳晚膳。早膳一般在早上六点左右,晚膳则是在下午两点左右;为显皇帝九五之尊,皇上一般是一个人用膳,如果你发现有人陪着皇上吃饭,那可是莫大的荣幸,一般是收到皇帝的赏赐或者是特别宠幸的人。

而除去赏赐和宠幸,还有一种原因,皇帝会和其他人一同用膳,那就是在除夕。在这一天,皇帝会和妃子妃嫔聚在一起,共同用膳,以此向众人展示阖家欢乐,团团圆圆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注意,这里我并没有提到皇子,并不是笔者疏漏了,其实,在清朝年夜饭上,皇子并不能和皇上一同用膳。相较于这点,皇家的年夜饭还不如老百姓吃呢!不过,皇子们还是有机会得以和他们的父皇一同用膳的,不过得等到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这一天,他们可以参加在乾清宫举行的宗室宴会。

《起居注》中记载了这样一段事情,1916年,大年初一的一大早,光绪皇帝在给慈禧太后“请安道新喜”、接受臣子和后妃们的行礼陪慈禧太后看戏后,就来到乾清宫,与皇子们共同用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要说明的是,即使皇帝能够和妃子们一同用膳,但并不是像家人一样坐在一起吃饭的,甚至都不在同一个桌子上进餐。

而是皇帝独自在一张镶金的画龙大桌上吃,而妃子们的位次也有区别;以皇后最为尊贵,位于皇帝餐桌的左边,其余妃子则按次序分左右摆放,而且在开餐前,还有各种各样的礼仪,餐具也有所不同。

乾隆四十八年的除夕

大年三十的一大早,乾隆要和妃子们一同用早膳,至于早膳要吃什么,那可是要多丰富有多丰富,毕竟在平时,皇帝一个人用餐都是十几个菜,更别提是和妃子们一同进餐了;反正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尝不到的;当然,这也只是主食,更有一堆点心,而且有很多是只能皇帝一人能取食的,当然,如果是收到皇上恩准,那自然是可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个问题,要是人们在菜里下毒怎么办,那不就把皇室给一锅端了吗?其实你能想到的,皇室怎么会想不到呢,每一道菜在上桌后,都会事先有人验毒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加害皇帝。

作为清朝最尊贵的场所,晚膳则是在乾清宫举行。而且是在一年中最重要的年夜饭上,菜品自然是最豪华、最繁多的,不知道大家听过“报菜名”没有,这里面的菜基本上都要在除夕夜上一遍,菜品到底有多丰富,说个时间给大家看就知道了;晚膳从下午两点开始,但并不是在两点开始用膳,上菜就要用一个多小时,直到摆好要到下午的三时二刻,而且这时候还是不能吃饭,在一片礼乐声中,还有一系列入座顺序,全部弄完才能正式进餐。

首先是皇帝先吃,先上汤,用一对雕漆飞龙送过来,左边是一盒红白鸭子大菜汤膳,右边是鸭腰豆腐汤,两盒寓意成对吉祥。

然后是给妃嫔们送汤膳,但品质肯定低一等;汤膳结束后不是继续用餐,而是要欣赏表演,当然,满清皇室是游牧民族出身,在表演期间,下人会送上奶茶,当然,他们那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奶茶,不同于当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是转眼。就是将菜品放到皇帝的长龙大桌上,再送到妃嫔面前,以此表示一家人共同享有菜品。妃嫔们在自己的桌子上吃饭,两个两个一桌,地位最高的坐头桌,大臣则分另外六桌,其中点心堆高摆设成看盘叫做“高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宴后是酒宴。皇帝桌上有一桌四十品,摆五路,每路有八品。妃嫔和臣子桌有十五品,菜七品,水果八品。酒宴也是最后一项,宴会至此结束,但是皇上还要去养心殿的佛堂拜佛。

其实,乾隆皇帝用餐算是平常的了,他吃的都是一些常见的佳肴,很少有珍贵的食材;可能与他喜欢民间的菜肴有关吧,乾隆也是为数不多的清心寡欲的皇帝之一,怪不得人家被称为长寿老人呢,养生之法自是有一套。

这就是乾隆除夕日的一天,大致可以代表封建皇帝的除夕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