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相声第七代传人,马季先生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相声行业!
01
打小起他就喜欢在北京的老天桥上,看技人只用“嘴皮子”就博得一众笑声,年幼的马季也时不时跟着一起吆喝。后来,民间把这种技艺称为“相声”。
1950年,天桥的艺人被统一管理,以侯宝林为主的北京相声艺人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后来中国广播说唱团成立,马季与相声缘分至此真正开始。
彼时作为书店店员,马季参加了工人业余曲艺观摩汇演,凭借相声《都不怨我》获得了全国冠军。这次出色表演,引起了大师侯宝林的关注,他成功进入说唱团,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相声演员。
1957年,马季表演了《打电话》,他因此一炮而红。一年后,大批经过革新的曲艺形式被请表演。从天桥撂地演出,到为领导人表演,但风头正盛没几年,相声又进入了没落期。
1972年,广播里的一则《欢乐颂》再次将相声带到大众面前,表演者正是马季。在相声几乎要濒临消失的时候,马季又勾起了大家对笑声的回忆。
02
1983年的年三十是央视首届春晚开播的日子。600平的旧演播室里,仅有60多位演职人员和两百多名现场观众,在导演黄一鹤团队的力抗重压下,这一夜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许多个“第一”。
现场直播、互动联欢、主持人串联、电话猜谜……这是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里程碑时刻。不同于以前的录播舞台,为了能和现场观众进行互动沟通,导演黄一鹤设计出了这个桥梁——“主持人”。这个人必须能随机应变,嘴快的相声演员就成了不二选择。
作为晚会的重要元素,中国观众第一次知道了主持人这个词,马季也有了马主持人的称号。在担任主持的同时,他还带着相声《乡村小景》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这是春晚历史上的第一个相声,也是马季大师的春晚首秀。消失近十年的传统相声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第二年,他穿着中山装操着一口唐山话,提溜着一个文件包再次登上了春晚。一时间,这个不存在的“宇宙牌” 成了最著名的香烟,甚至变成商家争相注册的商标。
这个经典单口相声的诞生,得归功于一个划不着的火柴。当时央视春晚接到观众来信,吐槽火柴质量差,马季看到后就有了思路,创作了段子《安全火柴》,但并没有通过审核。愁眉不展的他看见手中的烟便又有了灵感。
在表演过程中,打火机两次打不着火,好容易打着了,烟还没点着又灭了。马季先生临场反应了一句:你说这个打火机也不顾质量,火苗子腾腾的就是点不着一根烟呐。
1987年,马季先生带着徒弟冯巩、赵炎、刘伟等5人,将群口相声《五官争功》也带上了春晚。这个相声用拟人的形式出现,以梦为起因,其余四人装扮嘴、眼、耳、鼻来相互争功。新颖的比拟带给人新的思考,生动形象又妙趣横生。
03
相声频频亮相春晚舞台,得归功于大师马季。但随着时间的流转,他的身影却越来越少。
1989年的《送别》、1991年的《训徒》,直到1996年的《老少乐》,成了马季先生在春晚舞台留下的最后作品。
有人说,电视给相声带来了机遇;
有人说,是电视让相声走向了没落;
马季曾在表演一段创作不久的相声时,被一位观众吐槽说 “这个我已经在电视上看过了,该换新的了”,这让马季深受触动。
后来他慢慢退出舞台,一是年纪越来越大,二是他对相声未来的发展深感担忧。
他的一生有18个徒弟,但马季先生还是表示遗憾。退出舞台后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相声研究和人才培养当中。
2004年,马季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了“告别演出”,正式阔别了他钟爱一生的相声事业。两年后的12月,大师因心脏病发作,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72岁。
马季先生是中国新相声的代表人物,善于用生动的表演反映真实的生活。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作品如一座座丰碑影响了一代人,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
—END—
原创不易,请多多关注、点赞、评论
互动越多,更新越快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