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4日至1月30日

全市共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起

按诈骗类型划分:

虚假贷款4起,

冒充客服4起,刷单返利2起,

虚假服务2起,网络交友1起。

按发案区域划分:

渝水4起,分宜8起,高新1起。

预警提示

1、骗子一般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媒体、社交工具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受害人下载相关的贷款APP后,骗子就以账号输入错误,账号被冻结需要支付保证金、解冻费、手续费、代办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

2、骗子一般冒充电商平台客服(淘宝、天猫、京东、小红书、拼多多、闲鱼等),谎称误帮被害人办理了会员,如不取消就需要扣取费用,抓住受害人心理着急的特点,以验证账户信息为由要受害人进行转账实施诈骗。

3、骗子通过打电话、发短信、QQ群、微信、微博等发布刷单招聘广告,打着“轻松赚钱”“赚钱快”的旗号吸引目标群体,一旦受害人有兴趣,就要受害人下载各种APP,或者进入网络平台进行刷单操作,有些骗子前期会给受害人一些返利,有些也会直接不给受害人返利并直接拉黑受害人。

新余市反诈中心郑重提醒

1、办理贷款应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在官网、正规应用商城下载贷款APP,不轻信陌生来源的网络贷款信息,不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二维码,不轻易给对方转款,需要提前交纳费用的贷款一定是诈骗。

2、对主动联系的电商客服要提高警惕,认真辨别客服的真假,核对客服讲述的具体情况是否属实,不要轻易将银行卡账号、身份信息等透露给他人,更不要随意转账给他人。

3、不要有“贪图小便宜”“轻轻松松赚钱”的心理,不要轻易接听陌生人的电话,更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赚钱方式,因为“天上不会掉下馅饼”,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遇到“刷单”、“刷信誉”、“刷信用”的网络兼职广告时都要提高警惕。

全民防诈,人人有责!

一人被骗,全家受损!

多一个转发,少一个受害者

一旦上当受骗及时拨打1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