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噜噜!各位朋友们,铜虎君又和大家见面了,上一期铜虎君和大家一起认识了穿着厚厚衣服的东北虎、具有悠久家族传承的华南虎、小个子但坏脾气的苏门答腊虎……,大家还记得它们吗?这一期铜虎君计划带大家去了解我们老虎家族与人类交织的世界。首先我想请大家帮我识读一个字,请看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朋友识读出来了吗?这个字就是篆书的“畏”,《说文解字》记载:畏…鬼头而虎爪,可畏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畏——鬼头而虎爪

没错,在最早的时候,人类是敬畏我们老虎的。弗利尔美术馆藏有一件可能出自宝鸡的虎形尊,它身材壮实矫健,犬齿外露,显得十分凶猛,这正是人们敬畏老虎的写照。同时人们在畏虎的情感中还衍生出对虎的崇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虎的图腾崇拜,北方地区众多的虎岩画就是这一类思想的遗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形铜尊

传出宝鸡地区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虎图

嘉峪关四道鼓心沟岩画

甘肃省博物馆藏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战国之后铁器的普遍使用,人类的数量开始迅速膨胀。当原有的土地已不能维持人类生存之时,人们就只能向虎的栖息地——山林进军了,于是在一次又一次激烈的冲突之后,人虎关系被一点点打上了死结,虎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中也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截止上个世纪末,新疆虎早已灭绝,我国境内的东北虎已不足20只,孟加拉虎和印支虎一度在我国绝迹。至于华南虎这个我国独有的虎种,已被宣告在野外灭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以来猎虎是合法且被支持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前上海的虎皮与虎骨贸易

宝鸡地区原是华南虎的重要栖息地,《山海经》记载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后来随着宝鸡地区山林的开发,人虎矛盾开始尖锐起来。宝鸡民间一直流传有唐末李存孝陈仓打虎的传说,南宋时期陆游可能也曾在秦岭杀虎……,这些都是人虎激烈冲突的写照。1964年,随着最后一只秦岭虎(华南虎的分支)被捕杀,宝鸡地区便再也没有老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丽的秦岭曾是华南虎的重要栖息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陆游曾在秦岭杀虎

20世纪后期开始,当人类破坏自然的恶果,愈加频繁的反噬于人类自身时,人类逐渐开始正视与自然的关系,渐渐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了全人类的共识。在此背景下,中国采取行动加强了对虎的保护。在多年努力下,中国境内东北虎数量已上升至50只,华南虎数量也有所回升,一度匿迹的孟加拉虎与印支虎再度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习总书记的伟大讲话极大地促进了对自然与虎的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立是人类保护老虎的重要举措

铜虎君很开心于这些改变,我相信虎和人之间一定会找到最适合的相处之道。最后铜虎君要提醒大家,春节假期是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观展的好机会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已于1月25日开展了,欢迎大家至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二楼临展中厅参观该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