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乌克兰问题,美国正不断渲染紧张局势。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7日报道,美国安顾问沙利文日前表示,如果美国落实对俄“规模空前”的经济制裁,中国将无法弥补俄罗斯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中国也将面临美国的制裁。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沙利文发表这一言论前,美国刚刚派遣3000人规模的军队前往德国、波兰、捷克等北约东部地区。美方对这一行径多次声称,增派军队并非为了直接参与乌克兰局势。而在被问及对乌克兰局势的态度时,美总统拜登则直接回应记者称,“我不想激化局势。”

在俄乌边境军力相差显著的情况下,局势一旦失控,美国显然并不具有掌控局势的能力。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渲染制裁大棒的威慑力、派遣军队前往二线,就成了美国展示强硬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美国嘴上的咄咄逼人,美国在乌克兰局势上的实际表现,难掩外强中干四字。乌克兰方面此前曾迫切要求美国,尽快落实对俄制裁,以提前遏制所谓“俄侵略野心”,美国务卿则对此回应称,美国制裁是为了确保威慑。

布林肯的这一回应道出了美国的尴尬,美国高高举起制裁大棒,由总统、国务卿、国安顾问等人不断以言语渲染制裁大棒的分量,这使得“制裁”二字,成为了美国对俄乌局势的最强回应,但相比于俄罗斯保卫国家的决绝,美方的举动,恰恰凸显出其挑拨离间的心虚。

当下美国以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向北约国家增派军队、渲染制裁大棒,加之见缝插针的舆论攻击,作为向俄罗斯施压的方式。而这些举动,通通是在乌克兰局势的二线乃至三线进行,美总统拜登则多次发表降温言论,将美国撇出乌克兰局势的直接冲突方甚至潜在冲突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使得乌克兰局势上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本土远在万里之遥的美国一边不断声称自身无意直接参与冲突,一边不断重复着“俄罗斯要打过来了!”挑动俄欧近邻间的冲突。

美国是何居心?

而2月7日的发言中,美国安顾问则不忘喊话中国,不准中国在经济上支持俄罗斯,不准中国介入乌克兰局势,否则美国将制裁。美国安顾问同时表示,中俄此前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一字未提乌克兰局势,这证明中国对在乌克兰局势上支持俄罗斯缺乏热情。沙利文一边威胁着要制裁中国,一边又开始离间中俄,可谓深得英美“搅屎棍传统”精髓。而在沙利文的言论中,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总统不久前在国会发表演说,而在台下坐着的议员们,高举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国旗。在一国总统面前高举他国国旗,这无疑是在喜剧演员出身的乌总统面前,上演的一幕“喜剧”,其内核中却尽是悲剧。

身处冲突一线的乌克兰,在“乌克兰局势”中没有基本的话语权,国家中枢权力机关中尽是他国利益代理人。那么问题在于,乌克兰,到底在为谁而战?

美国舆论渲染下的乌克兰,充斥着悲情色彩,而由曾经的“东欧粮仓”、“重工业大国”沦落到如今粮食危机频发、“欧洲子宫”乃至孕期妇女都被迫进行兵役登记的乌克兰,仍被迫为美国代理人驱动,沦为前线炮灰。美国,显然才是“乌克兰悲剧”的幕后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