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雪乡在我的记忆中不得不化作了一种想念,雪景美,雪乡的情更浓。走笔至此,我仿佛仍然清晰地听到寂静深夜中劈柴在炉灶中燃烧的声响,吖啪、避啪......

地点:

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双峰林场资深背包客推荐:

一个有着中国最美雪景的东北小村,一份冰天雪地中的温暖记忆。

主要看点:

民居雪景、滑雪场、雪塑林海

“去雪乡的吧?”当我悠闲地踱到大海林车站时,一位卖糖葫芦的大娘问道,“嗯”,我点点头。“车已经开走了!”什么,怎么可能?我当即傻眼了,心中飞快地盘算,下一班车是4点半,那么我就要晚上才能到雪乡……正想着,大娘又催我:“赶紧去车站里问问,看能不能撑上。”也许这种状况出现得比较频繁,所以车站里的调度员一看到我不由分说就抓起电话打给班车司机:“这儿还有一个旅游的,你给落下了!”然后有人紧急找来一辆小面包车,叮嘱好司机到某某收费站赶雪乡的班车,我则是稀里糊涂地只管听他们安排。

班车在收费站口耐心地等了我15分钟。“多少钱?”我习惯性地问道,其实知道票价14元。“从这里上车,就收13。”卖票的小伙子答道,我服了,这可亲可爱的雪乡人啊。

到了雪乡,我就住在了班车司机家里,司机师傅和卖票的小伙子是父子俩,为我提供住宿也并不为了任何回报。摸着黑在雪乡里探索了一下路线,等回来时已经是饭香扑鼻,炖冻茄子、酸菜炖冻豆腐、土豆炖粉条、肉炒猫爪子、刺五加炒鸡蛋,就着油香的东北大米饭,一通狼吞虎咽。这一晚,我在灼热的火炕上翻来覆去,出了一身汗,终于在劈柴渐渐烧尽之后缓缓睡去。

清晨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出门,才看清了门前的这片风景。屋顶门框上都压着厚厚的白雪,一旁高挑着两盏红灯笼,背后的小山坡上遍是披着点点银装的松树,树梢之上挂着一轮明月。雪乡还没有醒来,满街游走的是些穿着鲜艳冲锋衣的民(摄)友。

一缕柔和的阳光突然洒在肩上,我赶紧向着那光明奔去,一转弯,我被眼前这片壮观的景象震撼,再也抬不动脚。太阳刚刚爬过峰顶,斜斜地射向山坳间那一大片顶着厚厚雪帽子的房屋,家家的屋顶烟囱呼哧呼哧地冒着白烟,在风中摇摆成一条条妖媚的白练,远远地挥散而去。朝阳灿烂,我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早晨迎着风流着泪,用冻得麻木的手指按下了相机的快门,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却又如何能够记载下那种有如朝圣般的感激涕零?

雪乡苏醒了,一位老大爷走出房门挥舞着斧头劈柴,栅栏门的影子投映在一尘不染的白雪地上;卖特产的小贩挂上了狐狸皮,开始了一天的生意;戴着皮帽子的车把式赶着马拉爬犁走过,留下一串清脆的铃铛声。就这样,在短短一个小时内,雪乡也随着太阳的温度一起慢慢地热闹起来。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那种月挂梢头的属于夜的宁静,那种一瞬间揭开面纱的白日初现的惊艳,对我而言,仅仅这样一个清晨,在雪乡的记忆里,已经足够。

下午三点钟以后,白天的游览基本告一段落,大家开始了炕头上的唠瞌儿,其实更多的还是听房东大姐说,说雪乡的趣闻、雪乡的日常生活、雪乡的牢骚和苦恼,大姐唠瞌儿的时候手脚也不停下,似乎她的身影从没有离开我们的视线,可是晚饭的各种材料就在瞬间准备齐全了。

虽然走遍了雪乡的角角落落,拍下了许多美丽的瞬间,可是脑海中鲜活如初的还是一些动感的画面:和一位沈阳大姐四处寻觅雪乡招牌画的拍摄地点,为了守候日出扑倒在齐腰深的雪中,因为三个哈尔滨学生天黑未归急得房东差点报警……于是雪乡在我的记忆中化作了一种想念,雪景美,雪乡的情更浓。

走笔至此,我仿佛仍然清晰地听到寂静深夜中劈柴在炉灶中燃烧的声响,避啪、避啪......

写在后面:

1.雪乡的交通不算很便利,路也不是很好走,如果没有赶上直达车,有可能要在路上耽误一整天。回程的班车也要提前问好,以免错过。

2.雪乡全村分布着几十家家庭旅馆,房间都是火坑房,即一间房间内仅有的设施就是一张大炕,一般每张炕能住4~6人,也有一些旅馆设有1~2人的小房间。春节期间一定要提前预订。

3.雪乡没有单独营业的餐馆,吃饭都是在住宿的地方解决,虽然都是些家常口味,但饭菜都堪称美味,会让你久久难忘。

4.一定要做好防寒准备,穿防滑的雪地靴,有雪套更好,要戴厚的围巾和手套。

到达:

哈尔滨到雪乡有直达班车,也可以从牡丹江乘坐长途汽车前往。

周边景点:

镜泊湖、牡丹峰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