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土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我市将“强化工业用地有效保障”确定为市人代会“1号议案”,积极推动征收做大增量,挖掘低效做优存量,以推进“工改工”工作为重要抓手,双管齐下为汕头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空间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国有低效产业用地改造项目,位于金平区的柏亚产业城,将192亩低效工业用地进行改造,容积率从原来的1.03提升至4.87,建成后可入驻企业超200家,年产值50亿元,相当于改造前的5倍。目前,项目首期两栋工业厂房已建成交付。

柏亚(汕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名城:按照“产业集群 集约发展”定位,以实现用地集约化和产业规模化为目标,发展专业主题园区,承接“工改工”项目,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发展用地难 用厂房难的瓶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汕头现有工业仓储用地103平方公里,其中仅36%在园区内,过半面积为集体用地,建筑容积率低,产业形态低端,土地利用粗放低效,用地格局处于工业发展初、中期形态。为此,汕头将全面推进“工改工”作为支撑“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关键一招和重大举措。过去一年,我市划定16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控制线,制定支持“工改工”政策措施,全年出让产业用地2093亩,占土地出让面积的51%。

为切实破解工业用地难,让“寸土”产出“寸金”。去年11月召开的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强调要以“工改工”为契机,全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合理诉求,紧盯新的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土地利用的层次和效能。在今年的市人代会上,《关于强化工业用地有效保障的议案》,被大会定为“1号议案”。

市人大代表 欧先涛:目前汕头市部分企业有资金,有技术 ,但找不到土地建厂生产,因此汕头市委市政府要想尽一切办法加大土地供应,解决企业用地难的问题,才能促进“工业立市 产业强市”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我市正加快规划建设大型临港大型工业园,其中位于我市沿海东部的六合产业园区将围绕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发展新材料、大健康、智能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汕头市澄海区莱芜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俊雄:六合产业园区正在编制起步区16.6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六合产业园76平方公里范围的系列专项规划,到2035年开发面积覆盖该区76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力争达5700亿元,基本建成区域带动力强、产业特色鲜明,创新人群活跃,人居环境美好的新一代产业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我市将积极落实“三新两特一大”产业用地空间,构建“一环两带”产业空间格局,形成“3+8+10”重点园区载体,同时,出台《新型产业用地管理暂行办法》,对先进制造业等项目按基准地价70%确定出让起始地价,有效减低项目落地成本,积极吸引优质工业产业项目落地。

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 杜颖: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产业用地保障,加强工业用地红线管控,打造“工改工”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产业园区升级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