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灯不亮了,水管冻坏了,家里热风机不制热了......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当然是找我们的村干部,他们往往会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这些问需于民、问策于民的实事,立足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服务需求,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群众来说,一盏灯照亮回家的路,一座桥连通外面的世界,一处卫生室关乎身体健康……每一处设施的完善、每一点服务的改进,都关系着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提升”。事实证明,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就要在实际工作中聚焦生活细微处,化解难处、疏通堵点,在群众生活的方寸间尽显温暖关怀。

办好“小微”实事,需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工程基本完工,广大群众已经摆脱贫困。面向未来,应当更加注重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民生工作。比如,村内垃圾分类工作的尽快实施,帮助大家提升生活质量。事实证明,只有切实抓住民生实事,不因事小而不为、把事情办实办到位,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可。

办好“小微”实事,需要精细务实。用心用情、精准发力,才能把好事办好。为群众谋福祉,既要听民声民意,又要注重工作方法,必须“有的放矢”。对干部来说,需要把工作热情融入具体实践中,把了解群众所想与分析现实可能相结合,掌握群众所需与推动项目落地相结合,综合判断、统筹兼顾、靶向施策。能否下足穿针引线、米粒雕花的精细功夫,考验着党员干部的用心程度与工作能力。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为群众办实事,要有站得高、看得远的胸怀眼光,也要有不弃微末、久久为功的精巧细心。筑牢“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理念,小事必趋之、难事敢攻坚,就一定能带领乡亲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许文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