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明朝老祖宗朱元璋白手起家,直至千军万马,一举推翻元朝,打得余部逃到了漠北地区,靠的正是手中的精兵强将。

几百年后,关外再次崛起的后金势力却让明军头疼不已。难道明朝的军事实力当真就弱于清军吗?

事实恰恰相反,明朝在综合实力上远远地超过满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就是在经济上,满清当时没有固定的农业,而明朝非但农业非常发达,而且在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几十座商业小镇,因此明朝的经济实力要远远的超过满清。

其二在兵力上,明朝号称有200万军队,而清军只有十几万人,因此明朝兵力上以15:1对阵清军,在兵力上占据着绝对优势。

其三在武器上,明朝的火器装备已经非常广泛了,清军早期以弓箭为主体,后期装备一些武器,因此武器上明朝也碾压满清,既然如此,明朝对阵清军为何会出现屡战屡败的局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内忧外患

1.内忧外患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明朝困局不仅仅是来自于东北地区的后金即后来的满清,而且还来自于明朝内部的农民起义的问题。

在明朝末年,虽然在江南地区商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土地兼并比较严重,加上长期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农民生活是比较艰苦的,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农民只好选择起义,故而在崇祯年间,农民起义不断的涌现。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这次起义长达17年之久,虽然崇祯多次派遣军队镇压,但是只能够稳定一时,一旦官兵走后,起义便会再次涌现,镇压之策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此三番,对明朝的生产力破坏是非常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明朝内部出现政局不稳定的问题,因此造成军心不稳,士气更加的低落。并且因为生产力遭遇到长期的破坏,军饷问题难以得到解决,这也是崇祯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2.军队士气低下

2.军队士气低下

虽然明朝号称200万军队,但是实际上也只有40-50万人,之所以缺口如此大,是因为明朝吃空饷的人很多。

正如在嘉靖年间,仅仅百余人的倭寇居然一路攻城略地,一直打到了南京城下,这一方面说明士气低落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明朝吃空饷是比较严重的,明朝的实际兵力,既没有号称的那么多,也没有实际配额那么多。

明军由于吃空饷的存在。一方面导致兵力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明军内部腐败严重,因此导致明军士气比较低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反观清军,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打了胜仗,那么士兵就会获得利益,因此士气非常的高昂,而以士气高昂的军队,攻击士气相对比较低落的军队,那么不胜就非常难。

3.军队缺乏有效的训练

3.军队缺乏有效的训练

一个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不仅仅需要有先进的武器,而且还需要进行精心的训练,如果军队长期缺乏必要的训练,即使军队有先进的武器,那么也难以爆发出足够的战斗力。

虽然明军有少部分精锐,但是大多数军队因为长期缺乏必要的训练,从而导致战斗力比较低下,甚至在一些明军中,根本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连弓箭都拉不起来,那么凭什么抵抗精锐的八旗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努尔哈赤以及皇太极知道,后金的军队具有兵力少,武器劣势以及实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抓紧对军队的训练,由于后金军队长期秉承着高质量的训练的理念,因此后金军队的战斗力也相对比较强大。

这往往导致明军与后金军交锋的时候,明军在初期可以凭借着相对比较强大的火器,稍微占据一些优势,而八旗军凭借着强大的骑兵,迅猛的冲锋,导致明军一败涂地。

4.良将蒙冤,内讧严重

4.良将蒙冤,内讧严重

所谓乱世出英雄,明末确实出现了一批良将,例如袁崇焕、祖大寿以及毛文龙等人,曾经一度击败了清军,并且对清军展开攻势,但是尽管能取得一些胜利,却还是毁在明朝内部的勾心斗角之中。

毛文龙就一直让努尔哈赤陷入到深深地恐惧之中,动不动就从海上进攻后金的后方,而一个游牧民族在海上作战哪里能占到上风;这令努尔哈赤父子非常头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努尔哈赤在向明朝进攻的时候,要时刻的提防毛文龙,生怕自己后院起火,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袁崇焕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戮。

而袁崇焕的下场更加凄惨,袁崇焕在数年内先后击败了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但是最终也抵挡不了崇祯对他的猜忌,最终袁崇焕落到了被凌迟处死的悲惨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洪承畴、祖大寿、赵率教以及孙承宗或者被猜忌不受重用,或者因为勾心斗角而被迫孤军奋战,最终名将或者战死,或者被迫投降,因此明军内部的勾心斗角,也为满清强势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在后金迅速崛起之际,明朝内部想着的并不是如何御敌,而是继续勾心斗角。无论是阉党,还是东林党,他们的理念就是党同伐异,因此内部非常的不团结。

在吃了败仗之后,言官们不是想着如何挽回败局,而是互相指责,互相扯皮,有如此的上层,如何能够打胜仗。

5.自然灾害频繁

5.自然灾害频繁

根据历史记载,崇祯在位的时候,常年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对明朝来讲,在长期遭遇到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定然使得明朝遭遇到重大的损失,一则使得农民生存出现愈演愈烈的问题,二则使得明军士气更加低落,在前线缺乏粮草问题,而没有粮草,想要打胜仗,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明朝将领的指挥能力有限

6.明朝将领的指挥能力有限

其实对阵清军时,明朝可以称作上是良将的是比较少的,只有袁崇焕等少数人,其他就是以文臣带领武将。

大家都知道,虽然文臣读书不少,但是往往缺乏作战的经验,在指挥打仗的时候,往往出现瞎指挥的问题,军事指挥错误,当然对一个军队来讲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尽管明军在武器上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士气低落,内部不稳以及内讧严重等问题,从而使得明军一再受挫,最终走向了灭亡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