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一场时装周T台走秀上,有一名朝气蓬勃的女孩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她的机械义肢。
这个叫牛钰的女孩,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被埋废墟中三天,永远失去了她的右腿,而现在这条腿就像是钢铁侠的钢铁之躯,她温暖并且自信乐观的态度感染治愈了许多人,有人甚至称她为现实版“阿丽塔”。
生者的坚强乐观固然值得称赞,但是提到地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慌乱、坍塌、毁灭和消亡,许多灾难电影的灵感都来源于地震。
而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地震,要数1960年在智利发生的9.5级的大地震了,地震期间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还造成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海啸。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航空航天都要快进到星际旅行了,怎么自己星球上观测个地震却这么难呢?
你了解地震吗?
科学家把我们居住的地球细分为四层。内地核是地球最中心的部分,紧贴着内地核的第一层是地核,也称为外地核;地核外层是地幔,最外层就是地壳了。
而地震是指地球表层或表层下的震动所造成的地面震动。地震的发生处称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为“震中”。人们用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用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该地点造成的震动程度。
很多自然现象,比如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及陨石撞击等都能引起地面震动,同时很多人为活动也能引起地面震动,比如地下核试验等等。
地震产生的原因
历史上主要的灾害性地震都由地壳的突然运动所造成。关于地震产生的原因,目前来说世界公认的是“板块构造学说”及地球的岩石圈分为若干巨大的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分离、汇聚、平移等运动可能会引起地震。
按震源深度可把地震分为浅源,中源和深源三种类型。
- 浅源地震
“浅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70千米以内的地震,这一类型分布最广,占地震总数72.5%,这其中大部分的震源深度在30千米以内,而地壳的厚度为35千米,这也就是说,大部分地震都位于地壳当中。
中源地震
“中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70至300千米之间的地震,占地震总数的23.5%
-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都称之为“深源地震”。只占地震总数的4%,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6月29日发生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720公里,震级为6.9级。
威力巨大的地震
地震之所以能给人们带来恐惧和世界末日的感觉,首要原因在于地震的威力巨大。比如人们能感觉到地震存在,但是破坏性不是很强的,里氏规模5.0级的地震,它所释放的能量基本就相当于美国在二战结束前,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
里氏规模每上升一级,能量就比前一级高32倍,到了人类观测史上最高级别的1960年智利9.5级地震的时候,释放的能量已经相当于350亿吨TNT当量所释放的能量。
而且,震群型地震比常见的主震—余震型对地表结构带来的破坏要严重得多。
- 震群型地震和主震—余震型地震
地震的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没有突出的主震,虽然这种地震的里氏等级没有主震—余震型高,但是比主震—余震型的地震频率要更高,衰减速度会更慢,地震持续时间更长,同时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对地面的影响范围也会不断扩大,麻烦的是,两种类型的地震仅仅通过前震很难进行区分。
1976年5月29日,在云南西部龙陵县发生的地震就属于震群型。这次地震使云南省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9个县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房屋倒塌和损坏42万间,受灾面积约1883平方公里。
地震带来的附加伤害
地震虽然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当地震发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睡梦中的人们往往来不及逃跑就被坍塌下来的建筑阻挡了生路,死难者的数量大幅度提高,给人们带来一次沉重的打击。
除此之外,地震还会带来非常多的次生灾害,古人常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说的就是地震之类的灾难过后,地上建筑和地表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可能会产生大量烟尘或释放一些有毒气体,造成空气与饮水、饮食的污染,进而造成人类中毒。
来不及消毒处理的家禽和家畜可能会腐坏,造成环境的污染,还有无家可归和亲人逝去引起的情绪崩溃,影响人体免疫力,变得更容易生病。
并且根据地震发生的位置不同,引起的灾害也不同。当地震发生在火山带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火山喷发。比如1833年的喀拉喀托火山地震,地震造成火山爆发,大量气体和火山灰喷出,烟柱上升高达27公里,火山灰进入80公里高空的平流层后环绕全球,一年以后仍留在空中,并在欧洲造“薄暮晚霞”的现象。
如果震源正好处于海中,就会引起海啸,甚至有的地方还有可能发生雪崩、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等等。
人类能成功预测地震吗?
也正是因为地震带来的后果如此严重,人们才更迫切地想要找到办法预测地震,让人类避免因为地震而遭受苦难。关于地震的预测,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寻找方法。
- 夜观星象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夜观星象的方法来提前预知会不会发生地震,比如“维星绝,枢星散”就代表着地震的发生。
通过不断的观察,人们发现地震前自然界可能会出现一些预警信息,这种可能与地震相关的征兆被人们称作地震前兆。
- 微观前兆
用仪器能观测到的震前变化属于微观前兆。比如,地面发生了变形,地球的磁场和重力场改变,地下水成分发生了明显变化,观测到小地震增多,等等。
- 宏观前兆
人们的感官能察觉到的被称作宏观前兆,大部分在临近地震发生的时候才会出现,比如人们能观测到天旱的时候,井水水位突然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期井水却突然水位下降,泉水甚至出现断流,有时也会出现井水喷发的现象。
水质也有可能会出现明显变化,比如甘甜的水变得苦涩,原本清澈却变得污浊,混杂着难闻的异味,水温也可能会有剧烈的变化,超过正常的范围,甚至可能出现水面翻花,冒泡,喷气发响等等。
- 动物前兆
动物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冬眠的蛇出动,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也有的动物行为变得迟缓,常常呆住或不肯进食等。
- 电磁信号异常
电磁信号也可能会出现异常,比如收音机的失灵,手机信号减弱或消失,电子闹钟失灵等现象。
- “地声”与“地光”的出现
地震在快要发生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声响从地下深处传来,像列车,或者像大型机器轰鸣声等等,这种现象被称为“地声”;还有另一种“地光”现象,也是出现在临阵前或地震时,颜色多样,形态各异,但出现时间很短,不易被观测。
利用科学预测地震的路还很漫长
目前来说,如今的科学技术可以达到提前十秒左右的地震预警,但是预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科学家们更偏向能够进行短期和中期的预测,提前为地震做好准备,减少地震中人员的伤亡。
而对未来十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长期预报也是有必要的,长期预报可以促使人们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级别,并且做好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场所的准备。
- 人工智能预测地震
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或许为地震预测带来新的可能。据美媒报道,美国已经有科学家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在地震预测方面有了突破,神经网络模仿了人类大脑中的神经源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学习系统,可以在海量数据中寻找地震活动的模式,使用它进行地震分析,速度比之前要快上500倍。
一旦这个技术通过了验证,那么人类盼望的成熟的预警系统应该也不远了。
人们常说天灾无情,人间有爱,除了盼望着能够早日实现提前预测之外,人们面对灾难也要互相团结,共渡难关。并且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相信人们精准预测地震的愿望,在未来一定有一日能实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