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中书协的第一个展览,就是全国第五届草书展了。

估计会收稿10000多件,但入展只有200多件,这个比例自行算一下。

所以,想入展很难,就连大学里的书法专业的学生想入展都难,别说社会上那些自学书法的朋友了。

但是有没有枣,还是要往树上打一杆子,试了有机会,不试一点机会没有。

而学习别人的优秀作品是一条路径。

今天看到有人发的第三届草书展的优秀作品,拿来学习分享一下。

虽然过去好多年了,可能有点过时,但或许还有些借鉴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得特别性情,也很精妙,章法对视觉冲击力强,用笔也丰富。

有的人说选择的内容不能太少,从这件作品看,倒也未必,这个就写三行,内容不多,但落款字数太多。

个人不大赞成落款字数比正文多,当然用小楷补空的款是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作品整体其实是偏散的,聚合做得不够,但也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元素,比如墨色的对比变化等。

其实写草书这种拼接注意别把字写大了,不然一行两三个字,容易断气,要用这种形式就整小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花了,这种形式慎用,除非你有特别精湛的技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张中堂式比较难写,但也容易发挥,看你怎么制造画面感,在整出各项矛盾的同时,注重和谐,注重气韵的流畅。

这件作品书写性很强,细节处线条的变化也比较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太多,评委不一定爱看,苦肉计现在不大好使,但这种形式可取,几个长条拼一块,字别写大喽,写章草和古草的可以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不太赞成大草用这种块面拼接。

人家的纸不错,很古。

其实写得也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种纸的颜色反差过强,有画蛇添足之感。

若不是右边这一块写得非常好,估计会失分。

这个正文写得的确不错,我看了好大一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格式不会太流行了吧?中间的隔条过粗。

以上分析基本上都是从形式上说的,对于技法之类的没说,因为说了在这短期的几天里也很难提高。

喜欢本文的请来波关注,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