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天才少女谷爱凌热度很高。

这个年仅18岁的中国女孩,会滑雪,会走秀,能弹琴,会书画。

不少家长看着优秀的谷爱凌,再扭头看看自家的“犬子犬女”,气不打一处来。

“你瞅瞅人家,你再瞅瞅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谷爱凌面对媒体镜头,分享自己成功的秘密武器是:每天晚上睡够10个小时的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得每天睡够10个小时的觉。当天才难,难于上青天。

而比睡够10个小时的觉,更靠谱的说法是:谷爱凌的妈妈谷燕,为了让女儿练习滑雪,每天开车往返5个小时去滑雪场。

似乎一个“郎父式”育儿的教育模式即将浮出水面。

谷燕还真不是女版“郎朗爹”,毕业于斯坦福的她同样是才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郎父不同,谷燕是华尔街风投,既有钱又有时间,还有一颗温柔的心对女儿循循善诱。

谷爱凌冬奥会挑战的动作1620,之前从来没试过,谷燕建议她做难度小一点的动作,力争银牌。

谷爱凌却说,自己要做最难的。

谷燕听后说:OK,这是你的比赛,那就好好享受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场景,如果发生在其他中国家长身上,对话可能是这样。

家长:听我的,做个难度小一点的动作,保住银牌。

孩子:我想做最难的。

家长:你怎么那么不听话,我吃过的盐比你喝过的水都多,听我的!

而谷燕在教育理念上的独立特行,不仅体现在对女儿的尊重上。

在谷爱凌的个人纪录片《谷爱凌:我,18》中,有个细节。

谷爱凌对妈妈谷燕说谢谢,谷燕回答:你并不欠我的,我应该谢谢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大多数父母的观念都和谷燕相反,一把屎一把尿,辛苦栽培孩子十几年,图什么?图的就是孩子有本事,图的就是孩子能感恩。

老话有云:生养之恩大过天。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父母给你生命,就是对你的恩。会养你,会教育你,那更是天大的恩情,怎么能说孩子不欠父母的呢?

可谷燕更明白,生养孩子的过程虽然艰辛,但孩子让她成了一位母亲,让她体验到了当母亲的快乐。这种给予是相互的,所以没有谁欠谁。

况且,18岁的谷爱凌就真的完美无缺,十项全能吗?

在面对一些质疑的声音时,谷爱凌回应说:我只是一个18岁的女孩,我只希望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很在意别人是否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回答很理性,也很体面。可接下来,谷爱凌却说:对于那些批评我的人,我不打算浪费时间在没有受过足够的教育的人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无意苛责谷爱凌,她只是一个18岁的女孩。但这些话还是能透露出某些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说不清道不明的阶级感。

我有种疑问,谷爱凌回归国内到底是处于内心的归属感,还是因为祖国强大后的权衡利弊。

尽管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都无可厚非,但内心多少会升腾起一丝不适。

还有,媒体和资本真不应该执着于包装一个看起来没有任何缺点的完美人设。事实已经证明,人设越是完美,人设崩塌的那一刻越容易被舆论反噬。

而早在谷爱凌正式开启冬奥之旅前,就已经签下了近两亿的广告代言。

比起看到媒体视角下一个极尽完美的天才少女,我更愿意看到谷爱凌嘴里说的那个“18岁的女孩儿”,这女孩儿会撒娇、会偷懒、会委屈流泪。

人生的不完美,有时候才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