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上面这首“临江仙”有很多人会以为是明朝罗贯中的作品,但其实这首词是清初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加在卷首之上,才为后人所知的。至于这首词真正的原始出处其实是明代才子杨慎为其所著《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所填的开场词,由此我们也可看出“三国文学”在流传过程中,其实是不断随着时空改变而更迭的。

汉代既是华夏东亚的上古第一帝国,在其崩溃的过程中,最无所适从的,自然是其所庇护的刘家宗室和儒教文士,而刘备之所以能在汉末乱局中,逆势成为第三股势力,不仅得力于手下武将的齐心卖命,诸葛亮的费心谋划自然也是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不仅三国时期的谋士面临如何“解构”儒教这个巨大的思想难题,后世的华夏文人,每每在遇到不同的时代与个人危机时,也都避不开这个难题。

三国的“谋士们”既是最先面临这个难题的一批人,他们的策略自然也就成为后世文人的检讨反省的标的。其中,“隆中对”既为“三分天下”的重要关键,我们自然会想问这个策略为何成功?又为何失败?

也许我们可以先看看“隆中对”时的大局 ⋯⋯

诸葛亮“隆中对”策略为什么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也就是赤壁之战前,曹操因为打败了袁绍,势力算是最大,而东吴集团基本上只能算是收留很多中原大族的地方势力,其他地方势力还有关中的马腾、汉中的张鲁、益州的刘璋,而刘备,或许有些人望,但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地盘⋯⋯

从这角度看,赤壁之战前的刘备其实没有什么什么好输的,在这种情形下,他会接受诸葛亮的建议“放手一博”的机会确实很高。

再看历史,东西汉的皇帝不乏“流落在外”的“刘家子孙”坐上皇帝宝座,刘备的宗室身份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可以号召一些人,共同复兴汉室。

另一方面,曹操手中虽有汉献帝这张大牌,但由于曹操出身宦官集团,而且很多儒士认为正是因为他的祖父曹腾居心不良,立了年幼不适任的皇帝,才使得朝政大乱。除此之外,善于谋略的曹操认为“礼不可以治兵”,行事颇不得儒家人士所欣赏,这让曹操后来的势力虽大,在儒士间的名望却始终不高。

虽然名望上有瑕疵,但曹操算是非常善于评估战争形势之人,因此,他会想要在打败袁绍后,乘势伺机夺取荆州,其实是非常合理的盘算。只是,在“赤壁之战”中,他先前的好运似乎已经用尽,最后大败而逃,反倒使得刘备成为此战的最大赢家。然而,就如孙子兵法上所说,“自古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于作战者,多会先做好防御工作,等待敌人暴露缺点,再一举进攻或反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隆中对”策略为何最终失败?

最明显的问题,当然是出在刘备的儿子刘禅身上。刘备固然愿意和诸葛亮一起冒险复兴汉室,但刘禅显然并没有继承父志的意图,这对于曾经为建立蜀国而努力的一帮老臣而言,自然是很无奈,不过在儒家礼数之下,以复兴汉室为号召的老臣们似乎也很难有所改变。

从二十七岁,在隆中为刘备献策,到四十七岁,在成都写出师表,诸葛亮的心境显然起了极大的变化;他不会不知道,这二十年来的天下情势起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仍愿意再下一次险棋,赌的或许就是自己对局势的判断。对他而言,建立蜀国,是为了一统天下,再求长治久安之道,而不是为了让汉室江山破碎,诸王诸侯各行其是。为此,诸葛亮决定取道汉中,出师北伐,实现当年自己的谋画。只是,这次,他并没有成功,只为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喟叹。

当然,除了刘禅以外,身为后人的我们也可以从历代兴衰一下观察诸葛亮的“盲点”:

第一,所谓“关西出名将、关东出名相”,诸葛亮应属出身关东的“相才”,虽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却不是带兵出征的将才,只是当时“蜀中无大将”才亲自北伐。

另外,当时的汉中,虽然在地理位置上仍可作为夺取关中的基地,却也因为战乱而导致人口稀少,所有粮草都必须从成都运来。纵然诸葛亮为此发明了木牛流马来运粮,最终还是因为粮草用尽、后继无力而告失败。

第二,和蜀人的性格有关。诸葛亮对刘备献策时,是在荆州,那里的人处在兵家必争之地,深知“以攻为守”的重要性,蜀人却因为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产富饶,并不好战,总觉得对手不要太干涉自己过好日子即可。这让蜀人内部很容易出现“以和止战”的声音。在这种情形下,诸葛亮想要鼓舞蜀国内的“益州集团”,全力取得关中,自然不易。

然而,关中不仅是最早博得“天府之国”令誉的地区,也是通往西域的要道,如果不取得关中,蜀汉最后势必会因为长久居于闭塞状态,最后如先秦时代一样,因为内部集团的不断争执而亡国。

很显然地,诸葛亮这番“既顾蜀汉、又顾中原”的战略思考,并没有说服蜀汉君臣。

对“益州集团”的人而言,诸葛亮和他的朝廷,是外来的“荆州集团”政权,而“曹魏”也是,只要两方谈好条件,情势其实也和当年刘备入蜀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总之,在蜀人看来,“投降曹魏”没有什么错,诸葛亮为了北伐,搞得大家没法过好日子,还不如趁早和魏国谈和,免得为了战争而生灵涂炭,劳民伤财。

就这样,刘禅投降后,被送到洛阳,受封为安乐公候。据说,有一次在宴会中,听到蜀乐,许多旧蜀大臣都忍不住流泪,但曾经做过帝位的刘禅被问到想念蜀国吗?他却回以自己在此“乐不思蜀”。

到此,诸葛亮的谋略应该算是“是非成败转眼空”了,不过,蜀国既然亡了,天下大势再度丕变,吴国也很自然地成了下一个被盯上的“分裂势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