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结“饿了么”诉“美团”不正当竞争案,系外卖领域适用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互联网专条”第一案;一审审结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实名举报、中央四部门挂牌督办的“2·22”特大侵犯著作权案,入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中国分会“十大版权热点案件”……近年来,淮安中院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思路、完善举措、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职能作用,扎实推进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作出贡献。

据了解,去年以来,淮安中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76件,同比上升17.07%。严厉打击知识产权刑事犯罪,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双打”行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加大知识产权民事保护力度,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在落实保护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方面,完善知识产权诉讼保全、证据调查机制;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努力保障权利人利益实现;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在深化司法公开工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工作方面,依托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平台,落实审判公开要求;精心开展“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帮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在树立严格保护理念,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方面,坚持激励创新理念,塑造良好司法环境;注重专业能力培育,锻造素质过硬审判队伍;狠抓司法作风建设,展现公正廉洁司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