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子维
编辑 | 莫奈、秋雨
排版 | 文月、杨俊
虎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一篇关于张杰、谢娜夫妇购房事件的文章在网上发酵。
事件的核心是:豪宅与钱。
两天前,一位化名H的房产经纪人爆出,在2019年6月,他曾带着张杰、谢娜夫妇看过两次房。谢娜夫妇以不喜欢为由,不再购买。
后来H却发现,谢娜夫妇绕过自己最终买下了这套房子,于是控诉谢娜夫妇存在“跳单”行为,也就是为了躲避中介费而“跳中介”了。
如果该控诉成立,对谢娜夫妇来说,这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目前,谢娜夫妇已透过律师发表声明,对H的说法进行了驳斥。
张杰和谢娜委托律师发表声明,称H发布的“跳单”为虚假信息
究竟其中拉扯着多少钱,让众人的注意力被搅得不宁。
谢娜夫妇看中的这套房,在思南公馆东苑。
作为上海知名的网红打卡地,思南公馆是什么样的存在?
名人故居,老洋房比邻,电影《小时代》里很多场景也在那里拍摄。此前更因明星张雨绮的“刀砍风波”,让这里500多万一年的租金而名声大噪。
据H爆料,张杰和谢娜看中的房子在思南公馆
按照H的说法,他带着谢娜夫妇看的那套房售价为6200万。
如果我们以上海常见的2%中介佣金比例抽成来算,单这套房源的中介费理论上则超过了120万。
动辄十万百万的金额,摊任何一个人身上,如有法子省掉,自然心动。
事件还在发酵,事实尚未厘清,人们就分了两拨。
一边“天下苦中介久矣”者抱怨,中介不外乎打个电话,带着看了两次房,价格还可能没谈拢,如此没做什么事的服务,为什么可以轻松赚走百万?
杰也太娜个了吧。
一边“大喊明星夫妇抠门”者称,获取经济层面或者其他层面的报酬是房地产中介职业的目的性,既然选择找中介看房,就应遵守契约精神,在中介费时费力、付出了劳动后的跳单行为,是典型的过河拆桥。
杰也太娜个了吧。
杰来又娜去,两边听上去都自有道理。我们不得不问,谢娜夫妇属于跳单吗,或者说什么情况下才能认定为跳单?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五条规定,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
不难看出,衡量跳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买方是否利用了该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或媒介服务。
房屋中介公司在委托过程中向买房提供房源信息或媒介服务
标准看似简单易懂,现实却是一言难尽。
某个房源,如果是独家房源,也就是说,卖家只允许了一家中介帮助他卖房,那么争议性不大。
跳单者,需埋单。
问题是,我们作为卖家,想卖套房子,相比选择只让一家中介售卖,多数还是会交给多个中介同时寻找合适买家。
这就有可能出现,买家通过三家中介都来看过我们的房子,最后只和其中一家中介交易了房,其余两家颗粒无收。
没能赚到钱的那两家中介如有不满,认为买家跳单了,通常就需要中介机构提供两方面的证据,而不是中介雇佣的某个员工的一面之辞。
一方面,证明确实给购房者提供了带看、撮合、协商等服务。另一方面,要证明接受服务的购房者知道中介机构的收费标准。
如果证明不了,那么,买房者就可以不按照中介的要求支付所谓的中介费。
等到法院判决,可能会酌情让买卖双方支付一定数额的佣金。一般情况下,具体金额是参考行业的相关标准。
存不存在跳单这个行为,从热播剧《安家》的剧情情节,到去年初几百万粉丝的网红“小小莎老师” 1500多万买房事件,实际上,我们已经获得了普遍的认知。
去年,网红“小小莎老师”通过中介看了一套报价1620万的房子,双方没有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后来,小小莎找到了另一家中介买了这套房子,最后的房屋成交价是1568万,中介费为9万。并发了一条抖音,跟网友聊聊“一次性花掉1500万是什么体验”,这个行为激怒了中介
这就意味着,在谢娜夫妇这件事情上,真正击中我们的,不是好奇这个故事有没有反转,而是——
中介的高收费和垄断房源的氛围,已经浸入到明星这样的有钱人都疑似跳单的情况下,房地产中介这个行业,还是一如既往的陈旧和恼人。
多的是这样的故事。它们令人哭笑不得,又记忆犹新。
去年10月,深圳一女子发视频称,她花4150万买了套豪宅,买完才知道房东其实挂牌是3800万。她的中介吃完这单250万的差价,便火速辞职回老家了。
夏女士以4150万元的价格购买的房产(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由于新闻中爆出的金额过于庞大而夺人眼球,所以导致日常里那些因中介带来的坑蒙拐骗、忽悠套路,以及销售电话的狂轰乱炸,都统统归于无声的忍受了。
“铁板一块”的房地产中介,干掉行不行,成为我们都想知道的事。
这就不得不提到房地产中介本身难以取缔的两个功能——提供信息和撮合交易。怎么理解?
买房者的假设是:就自己说了算。但实际交易中,风险系数大。
买房,可能是大部分人一辈子最重要也是最大金额的投资。但你的经验大概不外乎两三次,远不如买件衣服那么得心应手,况且没有7天无理由退换货。
更不用说,就目前的交易过程来看,看房、贷款、过户、缴税等环节之繁琐,一个证一个证的跑,光是考虑时间成本,难捱。
卖房者的假设是:卖掉旧房=置换新房。首要需要知道的是,房子到底能卖多少钱。这时,既要小心挂牌价太高,无人问津;又要防止挂牌价太低,委屈了自己。
房子不是标准品,每套房有它的脾气。这种消费体验不是像打开手机点杯星巴克咖啡一样的简单流畅,其地段、楼层、朝向都将影响它的口感、影响它的单价。
一次节目中,刘嘉玲好奇地问谢娜:“你有多少套房子?”没想到谢娜却笑着摇了摇头:“我没有房子,我租房住。”
有如此之惑,最优解还是委托给一个专业机构——它能搜集、处理和评估房产价值,并且有议价能力。
更何况像谢娜夫妇事件中涉及到的豪宅。它们的成交量本身就小,价格虽高,但更不透明,绝不是在网上看看邻居挂牌的数值那么简单。
撮合交易,本就如同豪宅的装修一样,结合了方法、技巧与话术,成为包裹着颇具艺术气息的一个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房屋交易的博弈中没有绝对的敌人,或如《教父》中的台词:
It’s only business.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谈论business的时候,我们谈论的绝不是熏着铜臭味的一单金钱交易。
而是这个人没有认真干活做事。否则,你只会换来一句“缺少business sense”的唾弃。
对于房地产中介这个群体来说,亦是如此。
房屋交易的低频、高额和非标的复杂属性,决定了这个职业群体必须实现职业化。
(图源:电视剧《安家》)
特别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约20年的快速发展,已然从增量开发进入到存量流通的时代,那么,对于中介的职业化要求,其迫切程度可想而知。
令人糟心的恰恰是中介的职业化进程缓慢。众所周知,中介行业比如流动性大、专业性弱、过度恶性竞争等,不仅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也使得这个群体的社会形象负面固化。
监管中介也因此变得困难。我们看到,这些年政府在不断规范,乃至出台措施改革中介行业。目前的较大改革方向是让卖家直接挂牌房产,由政府作为第三方去核验。
比如去年,“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开辟了一个新功能:个人售房者可以跳过中介,在政府平台网站上自主挂牌房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平台上线的当晚,贝壳的股价就跌了约15%。
2021年8月19日,平台上线当晚,贝壳收盘股价
市场对住房的有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中介就不会消失。但贝壳的股价震动从侧面证明了,愈发透明的信息,正在倒逼房地产中介们摒弃简单粗暴的模式。
可以预见的始终是,人才替代人海,高效取缔低效,添加隐性成本的传统中介商正在被排挤出局。
进一步讲,遭人诟病的并非房产中介费本身。作为一种产品,中介服务本就应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现更高的收益,降低跳单的风险,不是靠一口价式的某种畸形行规,关键是提高服务品质。
长期来看,决定某个行业前程的,不单是街上那些套在黑色西装里、行色匆匆的某介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