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考试中,定义判断一直是必考的其中一类题型,难度系数中等,所给的定义为一些专业学科概念,常考的有经济学、行政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每年也有新加的其他的学科概念。很多考生在做这类题目时一看到题干较长的多定义就容易心生怯意。今天中公教育就带领大家一块分析下多定义题目如何解。

一、并列结构多定义,重点关注“被选”定义

例1

变文和连文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变文是指为了避重而在临近的句子中采用同义词来表达相同的意义。连文是指本来要表达甲,而连带说到乙,使两个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但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使用了连文这一修辞方法的是:

A.《史记?淮阴侯列传》:“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B.《易经?系辞上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C. 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D. 贾谊《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中公解析】A。该题是并列结构的多定义,要求我们选出使用“连文”的,回归题干,“连文”关键信息为:①本来要表达甲,而连带说到乙;②使两个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③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A 项:意思是以雷霆鼓动,以风雨滋润。“雷”指自然界中的打雷,“霆”指打雷的余响,“雷霆”连在一起用,突出表达“雷”鼓荡、震动的意义,本来要表达“雷”,连带说到“霆”;“雨”有滋润的含义,“风”和“雨”连在一起,更强调“雨”滋润的意义,本来要表达“雨”,连带说到“风”;都属于“使两个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但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符合定义,保留。

B 项:“死”与“亡”为同义词,“生”与“存”为同义词,该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为变文。

C 项:“败军之际”与“危难之间”为同义词,该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为变文。

D 项:“南”“西”“东”“北”为并列的方位词,“汉中”“巴蜀”“膏腴之地”“要害之郡”为并列的地点,并不是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但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不符合连文的定义。故答案选A。

二、总分结构多定义,“总”要点切勿漏

例2

类别化是指个体对自身或他人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这种感知和判断不仅基于现实社会中社会体制的不同分类标准,也基于自身与他人的社会比较过程。类别化分为社会类别化和自我类别化。社会类别化是个体基于共享的相似性把他人分为不同群体类别的主观心理过程。自我类别化指个体从独立个体到群体成员的过程是通过类别化而得以实现的,是通过“个性化”实现对群体的归属和成员身份的定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我类别化的是:

A.只要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我们整个国民的素质也就自然提高了,因此,重要的是首先做好自己

B.小明打算应聘公司某职位,但他的父母却认为他更适合做事业单位考试

C.同学们都说小倩长得像明星,做主播肯定有前途

D.王医生常常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无比自豪

【中公解析】D。该题是总分结构的多。题干定义关键信息为:

定义

类别化:“个体对自身或他人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感知和判断”、“基于现实”、“也基于自身与他人的社会比较”;

社会类别化:“个体基于共享的相似性”、“把他人分为不同群体类别”;

自我类别化:“个体从独立个体到群体成员”、“实现对群体的归属和成员身份的定位”。

A项:强调做好自己的重要性。并不涉及“个体对自身或他人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感知和判断”,不符合题干中任何一个定义,排除;

B项:父母认为小明适合做事业单位考试。符合“个体基于共享的相似性”、“把他人分为不同群体类别”,符合“社会类别化”定义,但不符合“自我类别化”定义,排除;

C项:同学们觉得小倩长得像明星,做主播有前途。符合“个体基于共享的相似性”、“把他人分为不同群体类别”,符合“社会类别化”定义,不符合“自我类别化”定义,排除;

D项:王医生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自豪。符合“个体从独立个体到群体成员”、“实现对群体的归属和成员身份的定位”,符合“自我类别化”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通过以上题目,相信众多考生不难发现定义根据题干定义所给结构和问法的不同,要求我们重点关注的信息也不同。希望众多考生克服畏难心理,勤加练习与总结,实现新的突破。

更多备考积累请持续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