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摘 要

某废弃煤矿竖井经倾倒有机废液,导致环境污染事件,造成巷道及采空区内地下水污染。本文结合 场地实际情况,选取倾倒竖井(事故井)及周边区域为中试区域,采用“抽出处理+原位氧化循环”两阶段联合修复 技术对污染场地开展中试研究。本文介绍了场地污染概况、地下水修复中试方案设计和实施,以及对修复效果进 行评价。结果表明,中试处理后地下水中COD和二氯甲烷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7.88%和99.74%。中试试验表明, “抽出处理+原位氧化循环”两阶段修复技术,对处理矿区内巷道采空区等复杂地层结构下深层地下水中有机污 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以结合现场实际情形对整个污染场区进行规模应用。

中 试 方 案

中 试 方 案

(1)中试区域选择

根据前期的调查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事故井 作为地下水污染源头,事故井及周边区域是本项目 污染最为严重区域,本着去除污染源以及为整个场 地提供切实可行的修复工艺及参数,故选择事故井 及周边区域作为本次中 试 区 域,中 试 范 围 约 2800 m2。整个场区在修复治理前进行帷幕注浆,通过阻 隔和减弱帷幕内污染地下水与外围之间的水力联 系,有效的阻隔污染物进一步的扩散。其中中试区域南侧为注浆帷幕边界(图1)。

图1 场地中试区域井位平面布置

(2)中试方案设计

1.抽出处理

抽出处理修复适用于含水层渗透性好,且不存 在非水相流体等难溶污染物污染区域的土层或岩 层。本项目地下水污染区主要为煤层的巷道和采空 (塌陷)区,地下空间大,水流通透性好;另外,从补充 调查结果来看,未发现有非水相流体污染区,但地下 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多、含量低、COD 浓度值较高, 抽出统一处理更有利于污染物去除。因此抽提处理 适合作为该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

2.原位化学氧化

原位化学氧化处理适用于多种有机污染物的修 复,本项目涉及的污染物可被氧化降解,处理区域面 积和厚度均不大,可以对低洼区域进行氧化,因此可 以考虑采用原位化学氧化处理,但本项目有机污染 种类多,要向实现对修复目标污染物的去除,同时还 对其他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因此本中试考虑修复 目标值以外,重点考察 COD的去除情况。

考虑地下空间复杂性,存在巷道、采空塌陷区、裂隙等构造,各个井之间距离存在盲点,以及煤层对 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部分污染物很有可能难以 与氧化药剂接触,造成修复盲区,修复治理时间延 长。因此结合地下空间巷道和采空层地下水流通性 能好,本技术方案在原位化学氧化的基础上增加循 环注入工艺,加大地下水的流通性,使氧化药剂与污 染物充分接触反应,缩短修复时间。

3.技术路线

采用抽出处理+原位氧化循环两阶段修复工 艺。中试区域由于污染物分布较为集中,首先阶段 一采用地下水抽出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将地下水中 高浓度污染物(COD)抽出,运用高级芬顿氧化技术 对抽出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纳管排放。当抽出处 理效果不明显或者污染降低一定浓度稳定,但还达 不到修复目标要求,再进行阶段二处理,采用原位氧 化技术,同时辅以地下水抽提循环工艺,进一步去除 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4.井位布设

中试区域范围内结构复杂,涉及事故井、巷道以 及采空区(图2)。从补充调查情况来看,主要污染 体现在事故井及周边巷道及采空区内,但各个点位污染情况不一,表现出其差异性,故采取以下布设方 法开展修复治理工作。

阶段一井位布设:根据中试区域补充调查结果, 地下水抽出处理根据 COD 浓度相对较高点位为抽 提井,共布设抽提井6口,分别为#1、#2、#9、# 12、#14、#20。

阶段二井位布设:见图2,中试区域以事故井为 圆心,其中,事故井作为抽提井(#1);在事故井周边 约20m 处四周设置6口循环注入井,分别为#12、 #13、#14、#15、#16、#17;在抽提井周边约10m 或30m 处四周设置10口监测井,分别为#2、#3、 #4、#5、#6、#7、#8、#9、#10、#11。

图2 中试区域阶段二抽提、监测、注入井布设

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

(1)本项目地下水中试通过“抽出处理+原位氧 化循坏”相结合技术对地下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中 试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优先处理了地下 水污染源头,建立了高浓度采用抽出处理技术,低浓 度采用原位化学氧化为主的联合技术处理地下水污 染的思路,为后续整个场地的治理修复提供了宝贵 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由于地下空间的复杂性,不能保证完全对污 染物的去除,后期可能存在一定的拖尾效应。综合 经济成本等原因,建议后期进行风险管控,采取“监 控自然衰减技术”对污染物进行管控。

(3)制 度 控 制。建 议 该 场 地 地 下 水 禁 止 开 发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