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这一天开始,人们会开始张灯,直至正月十七,所以又叫灯节。

从十三日开始,从堂屋到大门,人们会燃灯照亮,这一过程叫做散灯花,也叫做散小人。对于古人来说,散小人就是为了驱除不祥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有钱人家,会在家里点上108盏小盏,夜晚点燃,放在门户、井、灶、砧石等各个地方,点亮的灯火犹如星星一般,持续“四夕”。因为点灯数量比较多,所以一般人家只点“一夕”,而十分贫穷的人家则不会点灯。

灯节在古代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街市上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灯彩用纱绢等材料做成,在上面绘有古今故事的画面,可玩可赏。对于手巧的人,还会用冰制作一些华而不侈的东西供人观赏。灯的种类有烧珠、纱、明角、通草、麦秸等。

在灯节可以玩的烟花种类很多,各式各样,烟花的名字有飞天十响、盒子、烟火杆子、线穿牡丹、葡萄架、水浇莲、花盆、金盘落月、炮打襄阳城、旗火、五鬼闹判儿、八角子、匣炮、二踢脚、天地灯等。

在各色烟花的映衬下,街道上火树银花,光彩照人,孩童玩到很晚才会散去。

除了灯彩和烟花外,还会敲锣打鼓,杂耍等。

可以看出,场面是十分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