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节假期过后

又是工友们外出找活儿的高峰期

各类“招工兼职”诈骗也趁机出动

不少求职者被蒙蔽双眼

连面都没见

交完所谓的“费用”后才发现自己被骗

网络虚假招工

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网上的人形形色色,这时候就容易上当受骗,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虚假招工。

这种类型的诈骗方式主要有:网络兼职刷单诈骗、发布虚假招工信息、“皮包公司”合伙行骗、吹嘘有关系要钱疏通、双方见面之前就强行索要中介费,培训费,押金等,以及传销等……

01

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零风险、工资日结、多劳多得、时间自由”“只要你有电脑,只要你会网购,那就不是事儿”“男女不限、专业不限、年龄不限”,这些招聘广告看起来很诱人,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近日,在校学生徐某收到了一条兼职刷单返现的短信。对方称每笔刷单成功后可以返现6%,给徐某发送了刷单链接。心动的徐某将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共9000余元用于刷单后,却无法再与对方取得联系,不仅返现的钱没拿到,连自己垫进去的钱也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付费入职诈骗

求职者被要求先交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等一系列费用后,以职位已满为由不提供职位、或是提供非求职对应职位,甚至是收了钱就无法联系。

还有不法分子冒充企业或中介,以优厚待遇为诱饵进行招工,收取应聘者的报名费等各种费用后,让其回家等消息,随之携款跑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走后门”入职诈骗

不法分子声称自己在某企业有内部关系,但需支付“疏通费”,等求职者交钱后就消失无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薪诱饵

钱是万恶之源,但没有钱又是万万不能的,面对一些招工信息里的高薪诱惑、加之福利待遇条件太过优越,很多找活的工友都会被骗子给迷惑。中招以后,钱财一旦出手,对方便立马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案例:

张某上网时,被一则待遇优厚的境外销售工作招聘消息吸引,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后,他办理了护照和签证,前往境外某地应聘。不料,张某到达“公司”后,他的护照、通讯工具等个人物品均被没收。

“这是一场骗局,工作内容并不像开始宣传的那样,其实是网络赌博诈骗。”张某介绍,有人持武器严密看管公司,他每天被迫使用不同的微信号在多个“工作群”编造、宣传赌博可以暴富的言论,欺骗他人“入网”。

最后,张某说:“凌晨1点左右,我趁看守人不备,从‘公司’7楼顺着管道爬下来才得以脱身……”他回忆起自己被跨境赌博团伙困于境外的日子,仍心有余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绝大多数骗局都很老套

甚至漏洞百出

但仍旧有人会被蒙蔽双眼

这是为什么呢?

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求职心切

有些人急着用钱,或者长时间没有工作,所以找工作时难免慌张,看到有招工的,面试的不做筛选就去了,结果往往就被骗了。

二、利益驱使

很多招工信息写得天花乱坠,薪资水平,福利待遇如何如何好,让你看了就心动。即便心里有防骗意识,但还是忍不住高薪福利的诱惑,跃跃欲试,最后大多都落入了骗子的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诈中心温馨提醒
1、在应聘之前,求职者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营业执照的正规公司,并通过工商部门官方网站查询企业的注册信息,以初步辨别企业真伪。
2、招聘信息中出现的“专业不限”“月入过万”等字眼,多数为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段,应聘时一定要注意甄别。
3、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费属于违法行为,凡是遇到涉及收取培训费、报名费、服装费的情况,应提高警惕,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提供的账号进行汇款、转账,不要轻易缴纳各种费用。
4、在找工作时如遇招聘骗局,尽快拨打110报警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在外挣钱不易,骗局更是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落入陷阱,轻则损失钱财,重则牢狱之灾。

工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看!

请大家扩散,让更多家人看到!

来源:金华反诈/大R科普/大R警示/大R普法/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