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屏的都是学历精英的父母。

前几天是谷爱凌的北大本科+斯坦福MBA妈妈,这几天又火了一位上海交大计算机博士毕业,现任量化基金经理的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位爸爸说了什么火上热搜呢?

和谷妈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跨国奔波培养截然相反的是,丁爸爸明确表示:我不培养娃,就让他去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心思想就是自己读了30多年书,太苦了,所以要让儿子渣一点,多生娃。

部分内容比较辣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他自述“老子这一辈子太苦了呢”?估计是读书一直读到博士感觉很辛苦吧。

从学历上来看,丁鹏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其199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子系,获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

丁的工作经历也极为丰富,2008年加入东方证券金融衍生品总部,2012年加入方正富邦基金,同年推出了《量化投资-策略与技术》一书,主要介绍量化投资策略;2014年3月加入东航金控,2017年进入私募领域,从事量化FOF的咨询与培训,2018年7月加入瑞达期货,任首席策略师,从事资产配置和FOF基金。公开信息显示,他还是多个平台的特邀嘉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网上也有人查了这位基金经理的产品,三年收益排同类第二。

产品采取相对价值复合策略,业绩挺强悍的,累计收益超220%,年化30%以上,今年这行情,依然有超过18%的收益。

近三年收益,排到同类第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哦,对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政策鼓励“三胎”时,这位大佬就在微博上公开发过声,他表示如果想让大家多生孩子,只要将孩子的数量和资产挂钩就可以,可以从执业,住房,医疗,养老4个方面入手。

网友们对这段”不培养孩子,就让他去渣“的教育理念产生了争议:

有人说:买基金的要小心,基金经理只想给自己搞钱的思想很危险;

也有人说:他说的价值观你们理解不了,所以才会觉得邪恶;

还有人说:很真实的内心想法,其实其他很多人不过是只做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他的业绩不错说明他的思路正确;

还有人说:假话听多了,不习惯听说真话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这样做没错呀,符合国家多生的政策;

还有人说:三观尽毁,反映了现有的精英教育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道德和个人私德同样需自律

此次有关育儿观的争议言论,将丁鹏送上热搜。

据有关媒体报道,深圳某私募基金人士表示:“投资人三观有问题只想捞钱,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吗?作为一位业内知名人士,更需要谨言慎行,考虑给公众带来的影响。从业人员不仅在工作中要自律,生活中的言行同样也需要自律。”

对于自己言论引发的质疑和批评,丁鹏表示:这有啥?我又不在乎,随便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接受多年高等教育的人士,为何会有如此惹来众怒的奇葩的观点?对此,记者联系到了丁鹏。

此次,对于自己的语言,丁鹏表示自己是吹牛,并且承认自己说话糙、素质不高。

在此前传出的聊天记录中,最让网友震惊的是丁鹏对孩子奇葩的教育方式。当记者询问:“你真的是这样教育你儿子吗?”丁鹏立刻否定道:“当然不是。但是我确实不鸡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包括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内,多方屡屡提倡行业自律。从业人员的工作道德和个人私德,正愈发受到舆论关注。丁鹏言论中涉及女性和婚育的内容,引发网友不适和愤怒,这值得有关行业和人员更多思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