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闹元宵

文学殿前多彩齐放辉龙城笔阵;艺术堂上众家争鸣展柳韵风姿。

值此元宵佳节,柳州市文联谨向关心和支持柳州文化文艺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节日祝福!恭祝大家元宵快乐!阖家幸福!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虎”力全开,虎跃龙腾,虎虎生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元宵】

说文解字中,元,为始;宵,为夜。

元宵,意为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古时元宵亦被称作上元或元夕。但无论是元宵、上元,或是元夕,都脱不开一个“元”字。

自这一夜起,月移西去,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百花初盛。

有人说,传统春节是以除夕夜的鞭炮开始,以上元夜的花灯收尾的。没错,这个距离春节最近的节日,更像是一切新生的开始。于是,人们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赏明月,同吃元宵。在最后的年味中祈愿:人事圆满,世间太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闹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赏灯的习俗始于东汉时代。相传,据说东汉明帝十分提倡佛法,为弘扬佛法,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后来流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民间盛大节日。

大放花灯的习俗沿至宋朝,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了使京城繁华热闹,规定正月初八就要上灯,连张十夜。当时的金陵城,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彩灯。彩灯上描绘了各种花鸟人物,栩栩如生。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可以算是当时最长的灯节了。

灯火象征希望,中国历朝历代直至今日的观灯盛事,表达了人们对圆满生活的期盼,对人间太平的美好祝愿。正月十五,鳌山灯杆,火树银花,愿一夜的灿烂灯火许你圆满的明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猜灯谜

观灯赏灯,自然少不了灯谜游戏。据记载,在南宋,猜灯谜就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一种游戏方式了。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称为灯谜。

到了晚清时期,灯谜会分成二十四谜格,上自文人雅士,下至目不识丁的文盲,甚至婴幼孩童,都有适合各自水平的谜语可猜。

由于灯谜既可以启迪智慧又饶有趣味,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元宵】

元宵在我国由来已久,元宵节食元宵取月圆人团圆之意。据记载,唐宋时的“油锤”是最初的元宵。宋代《岁时杂纪 》中说: “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这里的“焦锤”就是“油锤”。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流行元宵节吃“浮元子”,后称为“元宵”。

北宋以前的元宵都是实心的,没有馅,下在烧开的水中,再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食物调味。南宋时,才出现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这大概是最早的有馅元宵了。清代康熙时的 “八宝元宵”是闻名朝野的美味。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对此有诗云:“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

今天的元宵可汤煮、可油炸、可蒸食,味道可甜可咸,可荤可素,风味各异。上元时节月正圆, 元宵状如满月, 吃一碗元宵,愿你新年步步高,消除人生烦与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赏圆月】

吃罢元宵晚宴,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有最让人期待的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还能欣赏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唐代崔液在《上元夜》诗中说:“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正月十五,头顶圆圆的明月,不如合家一堂,都出门赏月,以敬新年里的第一次月圆,祈求人事安康,世事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