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二医院•微新闻】紧急救治!张丽闯过“鬼门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节前夕,在保定市二医院,一位患者因牙痛住进了胸外科,且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多科室协作治疗,转危为安——

1月31日,农历腊月二十九,虎年春节前一天,处处喜庆祥和。这一天,也是患者张丽(化名)康复出院的日子。明媚阳光下,走出保定市二医院大门口,张丽面带微笑,驻足回望。她难忘,因牙痛引发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痛苦就医的日子。她感恩,保定市二医院医护人员,医者仁心,齐心协力,凭借高超技艺,将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时间回到半月前,49岁的张丽左侧突发牙痛,于当地输液治疗。“当时没放在心上,想着吃点药,输输液也就好了,还得准备年货过大年呢。”张丽回忆。可事与愿违,经过1周治疗的张丽,不仅症状没有消退,还逐渐出现下颌、颈部肿胀伴发热,体温最高时达40度。张丽在家人的陪伴下到保定市二医院就诊。胸外科主任马少忠、副主任医师杜宇接诊,根据既往治疗经验,考虑患者为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行颈胸部CT显示,患者下颌、颈部及上纵隔均可见炎性渗出伴广泛积气。这一结果印证了二人的判断。“马上准备,行口腔、颈部及纵隔脓肿切开引术。”马主任当机立断。“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是一种极其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资料显示,在抗生素未发明之前,死亡率几乎百分之百。”回想当时的情形,采访当天的马主任仍心有余悸。手术涉及范围大,需多科室协作,遂联合口腔科副主任王培、赵二军,耳鼻喉科主任罗安平、副主任王丽娟会诊,制订翔实手术方案。两小时后,患者进入手术室。因发病1周,感染面积大,涉及范围广,手术难度高。大家严谨认真,全力以赴。王培、赵二军为患者行咽后壁脓肿切开,王丽娟为患者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马少忠、杜宇为患者行胸腔镜右侧纵隔脓肿切开引流术……经过紧张的3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凌晨1时,患者被送入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倩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细心治疗,精心护理。数天后,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入胸外科普通病房,直至康复出院。马主任介绍,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可由牙源性感染、拔牙、咽喉脓肿、智齿冠周炎等引发,导致相应部位蜂窝织炎及脓肿,沿颈筋膜往下扩散到纵隔所致。颈部肿胀可致气管受压窒息,而纵隔炎症可迅速导致全身菌毒血症,出现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该病发展迅速,最短可在颈部感染12小时后发生,文献报道死亡率约为百分之四十到六十。马主任提醒市民,发生牙周、口腔等疾病,及早就医、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以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引发严重不良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得好,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真没想到,小小牙痛,还真能让人在“鬼门关”走上一遭。看来,有病还得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早就医、早诊断、早干预、早受益。

张丽的成功救治绝非偶然。在我市如火如荼建设国际医疗基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当下,我院积极对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等,定期派骨干医师前往进修学习,请大医院专家下沉,查房、手术,疑难病例线上线下会诊……大家积极努力,学习先进医疗技术,完善知识体系,力争在“激情奋进十四五,再造一个新保定”的进程中“不落伍”“不掉队”,全力提升为古城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尽心竭力。

像张丽一样被成功救治的病例在我院并不鲜见,这源于马主任等专家平时丰富经验的积累,面对突发状态时的果敢勇毅。此次胸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营养科群策群力,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完美展现出我院多科室协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