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有这样一种器官,它们平常默默问问,却充当着重要角色。

它们是保障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重要部分,是食物的研磨工。

它们就是我们的牙齿。

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它们的态度,都是——无所谓。这不过是牙齿,平常不痛不痒,也就不在乎它的健康与否。

在我们的口腔内,生活着500-700种不同的细菌。

其中也包括一些致病菌群,它们会吸引到更多的细菌,逐渐组成一个巨大的细菌军团——牙菌斑。

牙菌斑会利用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产酸,这些酸性物质就会不断侵蚀牙齿。如果细菌只是刚刚开始进攻,认真刷牙就可以阻挡细菌军团。

牙齿的第一层——牙釉质

牙齿的第一层——牙釉质

牙釉质,是牙齿的“盔甲”,最坚硬的组织。它包裹在牙冠表面,保护牙本质、牙髓不被伤害。

致病菌持续放酸,当菌斑酸浓度达到pH5.4-5.5时,牙釉质被腐蚀,慢慢沦陷,牙齿的坚硬“盔甲”就会开始出现龋洞。

这为细菌军团的深入入侵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紧接着就会向牙齿的第二层——牙本质“骨骼”发起进攻。

如果此时细菌进攻到牙釉质,进行简单的补牙就可以让牙齿康复。

牙齿的第二层——牙本质

牙齿的第二层——牙本质

牙本质里排列着许多牙本质小管,它们像通道一样,连接着牙髓

细菌钻进这些小管后,使用“放酸”技能“溶解”牙本质,使牙本质也出现脱矿现象,变得不再坚硬。

然后这些细菌并不会就此罢休,它们会继续乘胜追击,持续释放大量的“酸”,来腐蚀牙本质,导致牙本质成为“不堪一击”的脱矿层。

时间越久,细菌就越会在牙本质中“安营扎寨”,逐步形成一个个坏死部分。

当接触到冷食、饮料、食物残渣等时,就会感觉到钻心之痛。

如果细菌已经进攻到牙本质,此时再去补牙,痛感会比较明显。

牙齿的第三层——牙髓

牙齿的第三层——牙髓

倘若细菌不断深入侵蚀牙齿,牙本质从外到内都被打通,变成一个完全暴露的入口,也就给了细菌入侵牙齿核心层——即牙髓的机会。

牙髓可以被称为是牙齿的“命门”。牙髓中的血管、神经,与根尖部、牙周组织连通,当细菌摧毁牙髓后,就会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

这个时候,即便牙齿什么也没有接触到,也会产生剧烈疼痛,并伴随着不由自主地抽搐,让人夜不能寐、坐卧不安。

当出现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时,就必须对牙齿进行根管治疗了,治疗后,还需要给牙齿佩戴人造冠,才能保证牙齿的正常使用。

面对细菌的侵袭,牙齿并没有自我修复能力,只有趁早发现问题趁早治疗,才能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