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张韩国综艺节目的截图惊到了。

在节目中,主持人向孩子们抛出了一个扎心的问题:富有但忙碌的父母VS贫穷但顾家的父母,你选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可爱小公举回答:我选有钱的父母,我不想住在鼻孔一样大的房子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傲娇的男孩回答:我选有钱人当父母,如果没有钱,即便再顾家,因为穷,所以留下的都是不好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是字字戳心!朋友圈里当妈当爹的纷纷转发截图,透露出的焦虑无一不是:像我这种又穷又忙的父母咋办?

可是,事实真如这两位看起来6、7岁的小孩所说,因为穷,所以留下的都是不好的回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童年那些让我们快乐的事情

与金钱和物质的关系到底有多大

此题一出,大家纷纷开始回想自己快乐的童年记忆。

我们想验证的是,童年那些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与金钱和物质的关系到底有多大?

@熠琳

我小时候隔壁奶奶自己小院子里种点菜还养一只麻母鸡,我们几个孩子一到晚上就钻进去偷菜,然后自己还拿着打火机烤着吃。我记得特别深刻,我烧了一个菜椒,尝了一口好难吃。偷了鸡蛋不知道如何处理,就打碎涂抹到电线杆子上……

@牵牛花

小时候家里有个亲戚是木匠,他给我们几个孩子一人做了一把木头刀剑。我们就假装自己是武侠剧里的角色,在山上打了一天,真的好开心啊。

@狮子座奶爸

我小时候把小块泡沫用胶带缠成一大块,坐在上面顺河漂流,有人还以为我是没人要的孩子,哈哈!

@抖抖

我们家老房子的后山上,种了一大片菊花,黄的、白的,每到秋天,菊花开的时候,后山真是美极了,晚上的时候,我们几个孩子就去偷摘人家的菊花,哎……那美滋滋的感觉,永生难忘~

@花牛

我8岁的时候,我妈给我买了一只猫,花了25块钱,那是我一辈子最开心的事,那只猫陪我长大,我们一起生活了10年之久。

@小汤圆

夏天的晚上,大一些的孩子带着我们一起去河里捉螃蟹,捉来给大人,做螃蟹肉给我们吃,现在想想真的好开心啊!

看,大家小时候捉螃蟹、玩木剑、偷鸡蛋、偷菜、偷花、养猫……

这些快乐的记忆,即使在过了二十多年后,依然会被记起,所以孩子的快乐,和金钱物质的关系,一目了然。

反而,大家在被问及小时候穿上新衣服或玩具时是什么心情时,回答竟是:

“高兴一阵就过去啦,印象不太深”

“感觉我爸妈挺满足的,我倒是一般”

也许童年时的我们,还都挣扎在温饱线上,有的人也确实住在“鼻孔”大的房子里,但是大家都依然快乐不已。

一堆沙子、一次打雪仗,就能得到大大的满足,因为孩子的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单纯的。

无论你是穷爸爸OR富爸爸

做到这一点,都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其实,无论你是穷但顾家,还是富但忙碌,能够带给孩子快乐的,从来不是物质上的极大满足。

还记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吗?

父亲因为失业和妻子的背叛,只能带着儿子流落街头,简直down到谷底。

但他并没有放弃生活,一边承受着金钱的压力,一边还得照顾儿子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没有地方住,父亲跟儿子玩起了时光穿越的游戏,“我们要回到远古时代,要住在山洞”。

是的,这个山洞,其实就是公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泪目了,父亲的辛酸,没有经历世事的孩子很难懂得。

但是父亲的做法,却让他感到很有趣。

最后,父亲在经历了6个月的无工资培训后,成为唯一一个被录取的实习生,这期间他努力拼搏的样子,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

这位父亲,虽然穷,甚至已经穷到居无定所,但是仍然努力用自己的温情和轻松的游戏,缓解儿子无家可归的烦恼。

同时,又坚强地面对困境,给儿子支撑起新的希望。

优质的陪伴,加上潜移默化中教给孩子的自信及面对困难的勇气,是他在困境中给儿子最好的礼物。

他对得起儿子对他说的那句话:“你是个好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对于富人家的孩子来说,如果只是获得极大的物质满足,却没有爸爸妈妈对其心灵上的呵护,恐怕也不会感到快乐。

早在2014年《每日邮报》就报道,科学家发现,富家子弟罹患精神官能症的严重程度在近十多年大幅攀升。

父母年收入超过1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97.56万元)的家庭,孩子得忧郁症和焦虑症的几率,几乎是一般值的2倍。

这是为什么呢?

很大程度上,还是那些“富但忙碌”的父母出了错。

这些父母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留给他们的孩子。“精神空虚”成为很多富二代的通病。

当然,富人中的好爸爸也很多,小扎就是个典范。

作为Facebook的CEO,全球第三大富豪,“富但忙碌”是他的标签,但依然不影响他在女儿出生后,请两个月产假亲自陪伴女儿成长。

甚至Facebook规定公司全球男员工,都可以享受4个月带薪陪产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他对两个女儿的期望,绝不是要他们多么成功,而是要让她们抓紧时间好好享受快乐。

这在他写给小女儿的信中可见一斑。

“你长大后会变得非常忙,所以我们希望你能在小时候有时间停下来低头闻闻花香,然后把花瓣和叶子放进你的小竹筐。

我希望你能和你的姐姐 Max 一起坐在旋转木马上,直到你能认清上面每一匹马的颜色;我们希望你可以在我们的客厅和院子里疯跑。

小八月,我们如此爱你,我们非常兴奋陪伴你一起开始你的人生探险,我们希望你的一生充满快乐,爱,以及希望。”

犹太格言有云:“温暖的家庭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最好礼物。我们需要工作,更需要生活。千万不要为了工作而忽视家庭和亲情。”

作为犹太后裔的小扎正是这样做的。让孩子们享受童年的快乐,养成热爱生活的能力,陪伴他们成长。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会成为精神空虚,不知快乐为何物的人?

别让成人的金钱观

污染了孩子的纯真世界

说回到开头提到的韩国综艺,向小孩子抛出选穷爸爸还是富爸爸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残酷的行为。

也正是因此,我们没有选择向孩子去征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问我们自己,能够想起来的童年时快乐的事情,和金钱物质到底有多大的关系?

更何况,只要是综艺节目,就都是有台本的,完全是为了得到节目效果去设计台词。

而对于金钱还没有太多概念的小孩子,通过这些台词,得到的是什么影响呢?

认识钱、使用钱,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行为,需要运用到智商、情商和财商,所以,培养孩子的金钱观,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有一个网上盛传的段子。

美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

所以美国小孩从小就懂得自己努力,不依赖父母。

然而有个中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家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钱都是你的。”

所以,中国富小孩,从小就开始大把花钱,整日无所事事,等待接手父辈产业,很快便挥霍殆尽。

其实无论中外,都要教会孩子尊重金钱,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金钱,同时又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做家长的确实任重而道远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

我们该怎样跟他谈钱呢

3岁以下:可以让孩子知道“钱”这个字,但不必解释“钱”的购买功能。“钱”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字而已。

3至6岁:要有技巧地让孩子知道“钱”的购买功能,要让孩子明白,喜欢的东西用钱可以买到,但是绝不能随便拿。

8岁左右:是孩子明确金钱概念,并且能正确使用金钱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在购物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对比物品的好坏贵贱,知道自己的经济能承受什么物品。

所以这个时候,也是培养孩子尊重金钱但不拜金,不去攀比,自己努力去获取的好时机。

当然,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拜金的孩子大多来自于拜金的家庭。

希望无论你是富但忙碌、穷但顾家,亦或是又穷又忙,教给孩子的都是要自信地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