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随着2月17日晚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比赛全部结束,俄罗斯奥委会代表队花样滑冰运动员卡米拉·瓦利耶娃(Kamila Valieva)完成了她的首次奥运之旅,但围绕在其身上的“涉禁药风波”还在继续。

2月18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发表声明称,瓦利耶娃检测样本的取样和结果报告的延迟,是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RUSADA)的责任,它没有注意到该名运动员样本的“高度优先性”。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官网声明截图

WADA的这份声明首先指出,此前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裁定瓦利耶娃可以被解除临时禁赛令而继续参加北京冬奥会,是无视了2021年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条款,CAS专家组的这一裁决是“改写”了这一条例。

WADA认为,“改写”条例显然允许了“受保护人员”(瓦利耶娃未满16岁)在未作任何澄清以及样本检测呈阳性的情况下,继续参加比赛,这可能会破坏体育竞赛的公正性以及运动员们对其在公平竞争环境内比赛的信心。

WADA还在声明中表示,并不能接受CAS给出的说法,有关瓦利耶娃的案例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希望未来CAS的小组能够纠正这一案例。

最后,WADA在声明中重申了其于2月14日曾提出的观点,对于瓦利耶娃样本的采集和斯德哥尔摩反兴奋剂实验室报告阳性检测结果的延迟,发起检测的反兴奋剂机构负有明确的责任。在本案中即RUSADA,特别是在重大赛事(北京冬奥会)举行前夕,该机构应与检测实验室有效沟通,以确保样本的及时检测。

“不幸的是,尽管(斯德哥尔摩)实验室通知了RUSADA工作人员,相关工作会因新冠疫情暴发而出现延误,但RUSADA并未标明该样本具有‘高度优先性’。”

2022年2月17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自由滑。瓦利耶娃赛后落泪。图自东方IC

2月8日,北京冬奥会举行期间,针对瓦利耶娃在去年12月25日参加的俄罗斯花样滑冰锦标赛的反兴奋剂检测,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实验室给出了检测结果,即检测人员从其采集样本中发现了违禁药物曲美他嗪,这是一种用于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当天,瓦利耶娃被RUSADA临时禁赛,立即生效,同时也自动禁止其在临时禁赛期参加包括北京冬奥会在内的所有比赛。

2月9日,瓦利耶娃向RUSADA提出申诉,并于当天举行了听证会。当晚,RUSADA决定解除对瓦利耶娃的临时禁赛令,允许其继续参加北京冬奥会。

但是,国际奥委会(IOC)、国际滑冰联盟(ISU)、WADA均对这一决定提出异议,并于2月11日、2月12日两日,分别向CAS提出上诉,要求恢复对瓦利耶娃的临时禁赛决定。

2月14日,CAS驳回三个组织的上诉,俄奥队花滑运动员瓦利耶娃被允许继续参加之后的北京冬奥会花滑女单比赛。

最终,瓦利耶娃虽在2月15日晚间的短节目比赛中以82.16分位列第一,但却在2月17日晚间的自由滑比赛中发挥失常,连续出现失误,最终以224.09分的总分排名第四,无缘奖牌。

2月18日,WADA的情报与调查部门(I&I)告诉俄罗斯塔斯社,该机构将加入对瓦利耶娃可能违反兴奋剂条例的调查,但其参与的细节内容目前不会向公众透露。

“RUSADA已表示,开始调查运动员的‘辅助人员’,因为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当未成年人涉及反兴奋剂案件时,必然会这么做。”WADA的发言人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