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最近什么最“火”,我肯定会告诉他:metaverse(元宇宙)。

这一年来,元宇宙可以说是赚足了噱头,频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先是Facebook改名Meta公司,将元宇宙的热度拉上一个高度,之后,微软的进军以及英伟达想要打造元宇宙的基建等,国外玩家毫不掩盖对元宇宙的热忱之心。

与此同时,国内玩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布局。例如:字节跳动收购VR硬件制造商Pico;阿里巴巴则从老本行电商领域进军元宇宙……就连开放世界冒险游戏《原神》的开发商米哈游也推出了元宇宙品牌HoYovers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外大厂布局元宇宙

一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大厂入局,“元宇宙”早已不是炒作。当Facebook、英伟达、腾讯、网易、米哈游等头部科技公司都正在把“元宇宙”作为未来接力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发展愿景时,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元宇宙确实是一个产业机遇。

“当企业面临市场变化和时代大考时,一个最基本的战略逻辑,就是顺‘势’而为。既要看清市场大势,又要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坦言。

扎克伯格似乎是最早顺应潮流的大佬。此前扎克伯格就表态,Facebook要在五年之内转型成为一家元宇宙公司。就在去年,扎克伯格雄心勃勃宣布要在未来两年投资5000万美元,与全球诸多合作伙伴的研究人员携手探索元宇宙的技术落地和生态建设,以包容和赋权的方式打造“有责任感”的元宇宙平台,并将Facebook改名Meta。

随后谷歌、苹果、微软以及一些游戏厂商、新型UGC创作平台公司等均入局元宇宙。在国内,除了米哈游这样的游戏厂商,腾讯、网易等企业也开始布局。

近日,腾讯推出了一项全新业务——XR业务。该业务是腾讯公司为应对全球互联网而大力建设的全新业务,目标是在行业领军人物的带领下打造世界一流的硬科技团队,争夺硬科技时代的下一张门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宇宙需要深厚的技术积淀

事实上,早在2020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就曾透露,“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

在2021年举办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则曾透露,全真互联意味着连接一切、打通虚实。“全真”指的是线上和线下更全面的一体化,将人、信息、物、服务、制造越来越紧密连接。而这与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不谋而合。

当然,作为互联网大厂,腾讯发展元宇宙有着非常大的技术优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腾讯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24000余件元宇宙领域的已公开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99.74%。腾讯在该领域的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数据处理、区块链、服务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虚拟场景等专业技术领域。

同时,腾讯在元宇宙的布局也包括数据中心的支撑,上海松江为腾讯提供了236亩的土地,助力腾讯数据中心加速落地,进而助推腾讯元宇宙基建顺利实施。

虽然元宇宙概念的发展势头火热,但是概念的落地向来不会如想象般顺利。

在当下各方企业探索中,我们也可以窥到一些端倪。根据日前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Meta元宇宙业务现实实验室”部门在2021年营业亏损超100亿美元(约636亿元人民币)。而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的个人财富也随着公司股价暴跌而大幅缩水。

正如网易CEO丁磊在三季度财报会所言:“元宇宙是一个很火的概念,但目前谁也没有接触到元宇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承认,目前元宇宙概念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技术问题。要把另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创造出来,确实需要很多技术的支撑:如AI、XR、NFT、区块链、数字孪生、载体芯片、半导体、算力、脑机连接等。

正因为如此,发展元宇宙更加需要拥有硬核科技的互联网企业的加入。腾讯曾计划在未来5年在云、人工智能、区块俩、量子计算等方面投入700亿美元,来共同建筑元宇宙的基础技术和结缔组织。而且腾讯在软件和网络的技术基本已经成熟,有足够的能力支撑发展元宇宙的整体业务。

对于这些国内外互联网科技企业来说,布局元宇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未来元宇宙的发展脉络开始变得清晰,特别是随着元宇宙的落地和应用开始变得愈发多样,这些大厂们都在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争夺下一代互联网的「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