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召开在即,江南晚报“百姓提案”栏目又收到了不少市民的来信、来电,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文化挖掘,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市民张先生喜欢在城中游走,对于城市风光建设别有一番见解。在山泉广场游玩时,他发现一墙之隔,却有两个天地。一边的钱桥管辖地是可供市民散步游乐的休闲广场,而荣巷勤新的宕口目前看来环境比较杂乱,不规则的菜田横陈,还有一个大水塘。张先生认为,地铁3号线完工后,这片过去的土堆场也应该得到整治。他建议,可以利用地形,建观光梯田,也可以利用山体的自然条件,建造山体泳场等设施。在锡山、惠山登高望远时,张先生发现,有高大的树木障景,要在山顶一览锡城的都市风光或远眺太湖光景,都比较困难。“这些种植几十年的树木密集排布,没有整修,观感不佳,若能参照梅园、蠡湖惠山老街等树木的整修,当能显山透景”,张先生建议。

文化根脉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少市民在“百姓提案”中对这座城市的文化印记如数家珍。有市民建议,将人民路打造成为无锡市第一文化路,人民路从西至东集聚了市一中、西门桥、日晖弄、东林书院、侯氏少宰第、梁溪少年宫、古运河等文化“大咖”,应该整合成无锡第一文化大道。由此进一步丰富锡城文化内涵,提升无锡城市形象,同时,沿路建筑外观要提档升级,还可设牌介绍。此外,无锡红色文化非常丰富,有毛主席来锡考察调研的留宿之地锦园,还有秦起在惠山进行革命活动的旧址忍草庵,这些并没有广为无锡市民知晓,值得进一步挖掘梳理。

“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老。”此次“百姓提案”征集中,养老问题也备受关注。有读者反映,希望提升对老年人的关怀,比如有的城市新增了尊老金发放,对年满65周岁的老人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划分,发放尊老金。市民杨先生则长期关注高龄农民的生存状况,他认为,部分高龄农民生活质量不太如意,希望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政策上对这些群体有所倾斜,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