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斯SF5,因为背靠华为,上市之前风光无限,据传两天订单破3000辆,预售一月突破万辆。但正式发售之后,销量并未如宣传中的那般美好:从4月19日上市,到2021年12月31日,销量仅为8169辆。市场表现远不及预期,让人开始怀疑 赛力斯SF5 ( 参数 丨 图片 )的前景。可当大家还没回过神来,华为宣布旗下所有体验店撤掉赛力斯SF5,理由很简单,为AITO 问界M5 让路。
小康集团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亮相后,华为便把重心转移到新上市的车型问界M5,不仅提供品牌体验店C位资源,还组建销售团队推广引导。从合作开发深度来讲,赛力斯SF5是华为的“干儿子”,问界M5更像是华为的“亲儿子”,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当然,华为没有完全“甩掉”赛力斯SF5,所有品牌体验店依旧接受预订,只不过芯片短缺等影响下,恐怕很难保障正常交车。
在AITO品牌发布会上,赛力斯官方提出“5年内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TOP3”。华为为实现宏伟目标,必然花费大量精力与资源倾注,据悉品牌第二款车将在年内亮相。也就是说,赛力斯SF5大概率被华为“打入冷宫”。事实上,赛力斯SF5已经被市场边缘化——1月份只卖出2辆。两大厂商深入合作的第一款车型,正式亮相还不到1年时间,便失去资源扶持走向边缘,这在汽车产业历史上可并不多见。
华为“冷落”赛力斯SF5,可以说是及时止损,为AITO品牌让路,但显得太过仓促,毕竟新车上市还未到一年。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理解华为赛力斯SF5呢?
赛力斯的前身,是小康集团于2016年在美国硅谷成立的新能源公司SF Motors。公司早期收购了特斯拉联合创始人Martin Eberhard创立InEVit公司,积攒了电池盒动力系统研发与设计技术。但在美国倒腾一年时间,造车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于是回国摇身一变成了赛力斯。虽说赛力斯品牌知名度不如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好在它深耕了5年增程技术,拥有1000多项的全球技术专利及先进的制造工厂,最关键还有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双资质。
华为选择与赛力斯深入合作,一是看中了它的技术和资源,不必再为制造业务东奔西走;二是品牌辨识度上的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华为首先选择核心技术层面的合作,包括DriveONE三合一电驱系统、智慧座舱和HiCar系统等。不过这是华为第一次与主机厂深入合作,所以对品控标准要求十分严格,据悉赛力斯按照华为要求改造过工厂,而华为也派遣工程师常驻工厂指导生产。
从某种意义上讲,赛力斯SF5像是检验双方磨合程度的试验品,但这并不是华为真正的目的。金康赛力斯高端品牌AITO,于华为赛力斯SF5上市8个月后发布。大家不妨仔细想一想,第一款车还未站稳脚跟,华为怎么就另起炉灶了?众所周知,你买的东西量越大,价格往往越低,批发和零售的道理,制造汽车亦是如此。
华为借由赛力斯SF5,跑通制造上下游供应链,快速实现规模化,拿到最可观的零部件价格,降低新车型的量产成本。成本降下来,华为才有底气放手大干:派遣团队介入各个车间和环节,据悉人员数已有四五百人;全力投放华为智能顶尖技术,问界M5搭载了最新鸿蒙系统以及华为众多智能解决方案。如果不打通供应链降低制造费用,生产容易断链、成本居高不下,极易影响双方合作前景及华为品牌名声。
其实从品牌角度来讲,华为如果只出一套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肯定不必费心费力四处忙活。但选择深入合作,双方成了利益共同体,赛力斯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影响华为。赛力斯属于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华为如果一味扶持它,很难说不会出现反噬现象,影响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的高端品牌形象。所以华为另起炉灶重新做品牌,顺其自然的事。
回头看赛力斯SF5,是一款好车,但使命并不是走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