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颜体楷书碑帖因为大多是碑版,以正面示人,外松内紧,撑满格子,人们习惯了这种颜楷,一幅取法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如果稍与此面目不合,会被称为丑书。这种僵化的思维观念限制了颜楷的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楷书自魏晋成熟成熟开始,作为实用的楷书手札呈现的就是生动活泼、大小自然的面目,这种楷书从唐代张旭的碑版《郎官石柱记》和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中还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书法,不同于印刷体,它是生动活泼、大小自然的。无论是篆隶还是楷书,古人对于碑版和实用简牍在书写上分得很清楚。碑版文字一字一格,日用简牍,大小长短、高矮胖瘦一任自然。只不过唐以后的篆书、隶书、楷书在形制上都碑版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旭《郎官石柱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随着社会的发展,唐以后的楷书日用文字越来越受到碑版的影响,越来越整齐化,大小错落的楷书实用形制反而成了另类。楷书的整齐化以馆阁体为登峰造极。

唐积田的颜体楷书面目正是向自然书写状态的回归,当然也加进去了自己对楷书的理解。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创作手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积田入展十二届国展的楷书作品《颜真卿诗二首》创作手记:

创作时选择了纯白粉彩纸,以表现黑亮的墨色。字径15CM,在颜楷笔法的基础上参以篆隶笔法,线条上追求粗细、墨色的变化;造型上追求字的斜正、大小变化,字内空间进行了处理以追求疏密变化,部分字重心靠下、中部夸张以追求拙味;“报、胜、此”等用了行草书的写法,以增加章法上的流动性,自然书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积田,湖南邵阳人,字酉集,别署禾堂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