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海遗址博物馆内的辽河史前人类生活全景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查海先人的生活状态。查海遗址位于阜蒙县沙拉镇查海村,总面积3万平方米。经考古专家确认,该遗址是辽河流域乃至我国北方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史前聚落遗址,被誉为“辽河第一村”。

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跨入新石器时代,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质的飞跃。由于人类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和原始农耕经济的出现,相对稳定的聚落群体便应运而生。这些聚落多以大河流域为核心,搭建房屋、刀耕火种,形成多姿多彩的聚落文化。

近代一系列的考古发掘表明,辽河流域最早的一处聚落遗址,就是位于辽河支流绕阳河源头的查海遗址。这个8000年前的人类聚落群,堪称“辽河第一村”。

在《查海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发掘报告》所列相关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查海遗址发掘出的55座房址,布局密集,排列有序。依据建筑方法和布局分析,这是一处精心规划、逐年形成的早期部落居住地。

查海遗址完整的聚落形态中,所有的房址都是方形圆角,房址的居住面下凹凿入基岩。在那个没有金属生产工具的时代,这种凿岩为穴的方法是有很大难度的。除了适应环境需要外,还有当时人们建房时一种固定不变的习俗,房址中间设1至2个灶址,四周分布有序的柱洞,这是查海遗址房址建筑独有的特征。

据介绍,查海遗址中的房址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大型房址面积120平方米,中型房址面积60至40平方米,小型房址面积20至15平方米。从遗址分布状态看,大型房址居聚落中央,房内只有少量的生活用器。显然,这一房址可能是查海古人们的聚会场所。从这些大小不等的房址分析,查海聚落已进入了成熟的、尊卑有序的氏族社会。人们通过这一较大的议事场所研究、决策氏族里的重大事项,甚至是氏族的一切。

更有意思的是,查海遗址的房址无门道设置。为防御寒冷、抵御野兽和外敌而形成的建筑形式都是屋顶开门。这在古文献中有相关记载。《魏书·勿吉传》称,勿吉人“筑城六居,屋形似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查海遗址中的房屋建筑与上述文献所述十分相似。在西亚史前文化中,也有屋顶设门的文献发现。土耳其中央安那托利亚南部的恰塔·夫大克乃遗址,“距今8500-7700年,完整聚落经复原,不仅门开在屋顶,人们出入房屋和村落都使用梯子,而且还发现有屋顶作道路使用的痕迹”。可见,当时的查海人与西亚民族出入房间和村落时的情景十分相近。

距今1万年到8000年之前,是人类由游猎到定居,又从定居到形成村落的时代,亦是氏族部落发展的繁荣时期。人类勇敢地从深山洞穴中走出来,住进了自己搭建的房屋,组建起以母系为核心的家庭。聚落的产生,孕育了家庭的“细胞”。聚落的形成,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变,并向更高的文明社会迈进。查海遗址——“辽河第一村”在这一时期更是带着一种特殊的使命走进了愈加灿烂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