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幕落下,中国队以9金、4银和2铜成绩首次跻身冬奥会奖牌榜前三,这份饱含着无数人心血的成绩单让圈内圈外都很兴奋。但高兴之后,我们要想继续前进,就还得思考、审视这份成绩单背后的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选对了,走起来就容易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突破口找准了,就会让人们很快看到苦干+巧干的成果。

自从1980年中国参加冬奥会以来,中国冬季运动一直呈现“冰强雪弱”的格局,在北京冬奥之前,在中国队夺得的13块冬奥会金牌中,雪上项目只贡献了1块。但就是这一块雪上金牌却让中国雪项目初步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技巧型的雪上竞技项目。

从2006年韩晓鹏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个人项目上夺冠后,这个项目就成了中国雪上持续攻坚的突破口,16年后这个突破口在张家口赛区被擦开了更大的口径,2金1银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说明。

但光有这一点还不够,我们还应更精细地审视冬奥会雪上项目的特点。

北京冬奥会是冬奥会历史上设项最多、金牌产生最多的一届冬奥会。共有7个大项、15个分项和109个小项。尽管每一届冬奥会竞赛设项均有小幅度调整,但这个竞赛整体框架基本是稳定的,这就为我们分析雪上竞赛特点与项目分布提供一个观察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有四大项、10个分项。

四大项是:滑雪、雪车、雪橇和冬季两项。10个分项是:越野滑雪(12金)、高山滑雪(11金)、跳台滑雪(5金)、北欧两项(3金)、冬季两项(11金)、自由式滑雪(13金)单板滑雪(11金)、雪车(4金)、雪橇(4金)和钢架雪车(2金)

以我们在冬奥会上的观察与思考,在在雪上竞赛10个分项中,可以分成三大类型。第一类型是速度耐力型,代表项目有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北欧两项;第二类型是技巧类型,代表项目有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第三类型是速度类型,代表项目有高山滑雪、跳台滑雪、雪车、雪橇和钢架雪车。

无论是2006年韩晓鹏突破所带来的启示,还是日本、韩国各自在雪上项目选择的突破口,我们从中能发现一些规律,在技巧类型和速度类型的两个雪上分项上,亚洲选手更容易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同时借鉴本国在跳水、蹦床、体操和技巧等优势项目的发展经验,跨项目引入已有的人才基础以及训练方式,这是韩晓鹏能率先在自由式滑雪领域内的空中技巧项目中取得突破的原因,这也是在北京冬奥会上,徐梦桃、刘广璞以及中国空中技巧队取得更大丰收的原因。我们要明白,这绝不是偶然的情况,而是选对了发展方向、并持续不断发力后的必然结果。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欧洲人有欧洲人的特点,亚洲人有亚洲人的优势,我们没有必要抛弃自己的特长而在欧洲人更擅长的雪上项目一较长短。

以这次北京冬奥会为例,在越野滑雪这个典型的速度耐力项目上,不光是中国选手成绩不如意,而且看看日本、韩国以及其他亚洲选手,哪一个也没出现在前10名成绩单中。以挪威为代表的欧洲运动员,多年来一直主导着这个滑雪基础大项的地盘,这不是靠着“三从一大”的努力所能改变的趋势。

因势利导,择优而击,这才是中国雪上发展正确的方向和发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着这个思路审视北京冬奥会雪上10个分项,我们认为技巧类型和速度类型的雪上项目都是亚洲选手大有可为的天地。除了空中技巧大放异彩外,谷爱凌与苏翊鸣在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项目上的突破,绝不仅仅是个人天分的显露,而是带有规律性的指引。

苏翊鸣赛后透露,目前中国单板滑雪领域有一批有才华、有潜能的年轻人,正在奔向单板滑雪最顶端的路上,他大胆地预言:中国单板滑雪已经进入了急速上升的发展阶段,后几年会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倘若说这一趋势从这对“金童玉女”的爆红更容易被人看见外,那么,闫文港夺得的钢架雪车铜牌又说明了什么呢?从规律性的启示看,我认为这块铜牌给中国雪上带来的启发价值更大。因为它告诉我们,实际上中国选手在暂时还落后的高山滑雪、跳台滑雪、雪车、雪橇以及单板、自由式滑雪其他小项目中,都有发展的广阔前景。

我们不要被起步晚、人才少、基础薄弱这些暂时的困难吓倒,更不能被它们蒙着了眼睛,借助这次北京冬奥会留下的世界顶级场馆建设,中国雪上健儿会迅速而有效地弥补上所缺失的各门功课,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成为中国雪上新的“空中技巧”。

来源:京报体育 | 记者 李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