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再翻修的古建筑,大同小异的文旅商铺,昂贵且常见的特色小吃......不知什么时候,古镇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从幽静、向往、烟火气变成了这样,更有甚者,直接圈地筑起一城仿古建筑,美其名曰:古城。

然而,这个古镇却交上了不一样的答卷,被岁月摧残而陈旧破败的古建筑,一眼就被吸引,一旦走进,才会发现它骨子里与众不同的另类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就是浙江桐庐,深澳古镇。镇如名,深澳古镇很“深奥”,也很“深澳”。

‘澳’字,有一个意思是停船的地方。在这里,有一个独立的水系,由暗渠、明沟、坎儿井、水塘、溪流组成;而且,至今还沿用千年前的给排水系统,800米构造巧妙的暗渠贯穿整个村,每隔一段就有一个澳口,流经各家各户的门前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南水乡,除了流水淳淳,还得有人家。

这儿徽派建筑与浙西民居结合,古建筑集中,保存有百余幢传统建筑,面积近四万平方米,其中有四十余幢清代建筑。

全长200多米的深澳老街,卵石铺设的街道,民国建筑的商铺,是附近一带的交易中心。

而村里的古民居,以三合屋与四合屋居多,外在朴素,但梁架、门窗木雕十分讲究。院中的天井既带来充足的采光,也拥有了安静与私密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澳古镇古迹古迹众多,基本为清代中、晚期建造,多为民居,部分为祠堂、庙庵、戏台和桥梁。

水系和古建筑构成了“深澳”的躯干,而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创新则赋予其“深奥”的灵魂。

最具代表性的是,经历三建四修的申屠氏宗祠,见证了古镇的百年沉浮。

而近年来,许多外地年轻匠人在深澳古镇定居也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水调配师涑南,元善堂食疗的创办人曾德恩,枯木艺术的创立人小张,还有从事竹子手作、金缮修复、马帮烤茶、香囊刺绣、扎染、传统灯彩的手工艺人们,在深澳古镇开设了工作室或商铺。

这些小众且自带体验属性的传统文化技艺,使得这儿更为雅致独特,谁不愿意到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古镇小住几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深澳古镇频频向年轻匠人、创客抛出橄榄枝,吸引大家集聚,形成有记忆点的文旅地标;另一方面,她也一如既往地照护好这一幢幢始建于明清的青灰墙瓦,守住这方水脉的清澈流动,让乡村依然是乡村的模样。

村落里,有烟火气,有人情味;村落外,以村口为原点,东面走5公里是山野,西面走5公里是江水。理想的古镇大抵便是如此。